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哲学 > 西方哲学 > >

苟东锋:“常名”与老子哲学的起点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提要:起点就是思想开始的地方。老子要为他的五千言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章最重要的术语是“名”,名是符号、描述、显现,是文化本身、文明本身,是人的思想本身,名就是理论的起点。名的观念是语言的观念、理论的观念。“道可道,非常道”是为了引出“名可名,非常名”,道具有道说的含义,由道说引申出语言问题。先秦诸子都在言说,都提出理论,但是这些言说和理论到底对不对?什么样的言说和理论才能立得住?这是老子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第一章为什么重要?

第一章可分四层,大部分学者都这样划分。①第一层到“非常名”,是通过名言反思道,涉及道的根本和老子哲学的起点,老子要与之前的论道者做一个区分,使道立起来。②第二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由“名”的问题谈宇宙与万物,属于宇宙论、识论领域。③第三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由“名”的问题引出欲的问题,通过“故”字加以连接,是从实践领域对识加以验证、完善和具体。④最后一层总结“其”的两个方面,将认知与实践的问题合一,开启“玄”门。

古往今来,很多学者都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古代如林希逸:“此章居一书之首,一书之大旨皆具于此。”近代关峰的《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则分辨得更为详尽:“有的同志不承忍第一章是纲领,他们说《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都不能说那一章是全书的纲领,何独《老子》为然?首先,这种类比值得考虑,《论语》、《孟子》是语录,并不是完整的哲学著作,当然说不上那一章是纲领。《庄子》、《荀子》都是‘论文集’,如果它们没有那一篇论文是纲领的话,也不能就说前后一贯的老子哲学体系的五千言其第一章不可能是纲领。其次对于《荀子》、《庄子》书的看法也不妥当。在一定意义上说《荀子》的《成相篇》就是纲领,因为它概括了荀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要点(这是杜国库同志的意见);在一定意义上,《庄子》的《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体系的纲领,因为它表述了庄子哲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即幻想中的绝对自由),提出了他的体系的三段式:有待—无己—无待。不过,《老子》第一章是在更完整的意义上的纲领,它真是如鱼网之纲,抓住它,就把全书、整个体系提起来了。”

我们认为,《老子》第一章之所以重要,主要应当从思想上来看,而这是完全立得住的。具体则可从两个层面来说,一方面因为它建构了老子思想的基本框架(可名与常名,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等),所以是“总纲。”另一方面,也是为人所忽视的,是因为它建立了老子哲学的起点。

起点就是思想开始的地方,老子要为他的五千言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章最重要的术语是“名”,名是符号、描述、显现,是文化本身、文明本身,是人的思想本身,名就是理论的起点。(名的本质是区分,道家致力于消除区分,而儒家则是建立区分。)名的观念是语言的观念、理论的观念。“道可道,非常道”是为了引出“名可名,非常名”,道具有道说的含义,由道说引申出语言问题。先秦诸子都在言说,都提出理论,但是这些言说和理论到底对不对?什么样的言说和理论才能立得住?这是老子思考的首要问题。

在西方哲学中,从古希腊开始,大致以“存在”概念的确立为哲学的起点,近代西方哲学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开端,乃因其重新确立了存在的概念。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亦在这一背景中展开。与西方哲学以存在为底本的情况不同,中国哲学似乎可以看作以“名”为底本。就此而言,老子敏锐地注意到名应该建立的坚实的基础上,哲学的理论才能展开。由此,老子在可名以外,提出常名作为哲学的起点。

二、“常名”:老子哲学的起点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里“可道”的“道”指言说,侧重口语;“可名”的“名”则侧重名言层面,不仅仅是口语,所以更抽象,更有概括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道”有言说的意思,所以“道”与“名”应做互文的理解,一为言说,一为名言。在老子看来,“名可名,非常名”比“道可道,非常道”似乎更重要一些,所以,老子真正想处理的问题首先是“道”(常道)和“名”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老子之前已有很多对道的理解和言说,但老子的道一定与前人有根本区别。老子认为别人的道是可道的道,这些道都是未经反思的,老子的道则是对名言反思之后确定的,这个道的确立是其哲学的立基之处。

进一步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中西哲学的比较进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哲学的底本是“存在”,主要的思考围绕着“存在”进行。那么,如何把“存在”确立起来?一个杯子,你说它存在就存在吗?它未必是真的存在。例如赫拉克利特有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任何通过经验把握到的东西都未必真的存在,恰恰可能是非存在。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自性说类似,还是那个杯子,佛教认为这个杯子是没有自性的,因为这个杯子在没有成为杯子之前是黏土,现在却变为了杯子,未来可能变成其他东西。如何在经验世界中确定存在?这是古希腊人主要思考的问题,柏拉图是思考这个问题的集大成者,他吸收了巴门尼德的思想,在经验世界之外找到一个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是经验世界存在的根据。西方哲学思考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思考这个问题吗?这就涉及一个中西哲学比较的问题,很多学者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使用西方哲学的这个核心概念进行讨论和致思,这是非常奇怪的。例如牟宗三将存在(存有)作为核心术语,提出两层存有论,虽言之成理,但也有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中国哲学并不讨论存在问题,中国的语言结构中没有being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还得回到中国语言以及中国思想家通过语言的反思所提出的概念和术语。依此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哲学也有自己的底本,这个底本就是“名”。可以想见,老子当时一定听到许多关于道的讨论,但老子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注意到道与名关系的人。将他所说的道立起来很不容易,老子的道不能被任何东西加以限制,他认为可以被限定的东西都是不完备的,老子想寻找一个不能被限定的东西,但是对道加以言说的话就恰恰把它限定了,这样一来,道就立不起来了,说任何的问题都已经被打了折扣。但我们又非常肯定老子的五千言是有意义的,这种矛盾性是我们在读《老子》特别是第一章时非常大的困惑,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说明还没有真正进入第一章。这个困难恰恰是通过常名加以体现的。把第一章做具体理解的话,会发现常名就是常道,那么老子一方面说道不可名,一方面又说道是一种常名,这何以可能?按一般解释,常名就是常道,常道就是无名,无名就是无名之名,常名是道之名、无名之名。


本文标题:苟东锋:“常名”与老子哲学的起点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西方哲学”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