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化 > 传统文化 > >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门匾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内院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推动的“胡同微花园”项目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飞鸽牌自行车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东四胡同博物馆,游客参观猪市大街模型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史家胡同博物馆“怀旧生活”展厅一角

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东四胡同博物馆“印象瓦舍”

“豆汁油条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北京城阡陌纵横的胡同里,藏着最地道的老北京风情,让许多北京人怀念,也让无数游人向往。然而,一般的胡同民居“谢绝参观”,王府宅院似乎又离百姓生活太远,能不能开辟出一个专门的公共空间,来展示老北京的民居形式和生活方式呢?日渐兴起的胡同博物馆满足了这种需要。

2013年,位于史家胡同24号院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这里曾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开设了8个展厅。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们在此驻地运营。

今年10月,北京城内第二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四四条77号的东四胡同博物馆开门迎客。该馆占地1023平方米,主体建筑于1940年左右建成,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设有东四印象、印象瓦舍、文化探访等5个展区。

居民献宝,共建文化空间

走进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枝头雀鸣阵阵,自行车擦身而过,街坊四邻在自家门前唠着家常。来到一座青砖黛瓦、金柱大门的传统四合院,门上悬挂着舒乙题写的“史家胡同博物馆”牌匾。推开院门,庭院里长着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屋檐下挂着鸟笼,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展厅中细细端详,仿佛沉浸在旧时光中。

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的捐赠者叫陈子钰,是一名“90后”,倾心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掌故。他曾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京城,拍下了数不清的胡同铭牌。2016年,他向史家胡同博物馆捐赠了这辆飞鸽牌22型自行车。

“我不是史家胡同的居民,但我很喜欢这座博物馆。我看到馆里收藏了很多居民捐赠的老式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等物件,衣、食、住、行里面唯独交通工具方面的藏品比较少,于是我想到了捐赠自己家里的自行车。”陈子钰说。

据陈子钰介绍,这辆飞鸽牌自行车于1966年生产,用锰钢制成,又结实又轻便。它使用涨闸技术,磨损较小,制作工艺细腻,代表了当时国产自行车的最高水平。“那时候在北京售价193元,对普通家庭可谓是‘天价’,而且需要凭票购买,一票难求。”这件藏品一经展出后便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很多人驻足拍照,并好奇地向馆员打听还能不能骑。

“酸甜豆汁儿!酸甜豆汁儿!”“哎——没有虫的海棠哎,多给嘞!”在史家胡同博物馆有一间小工作间,收集了80多条不同年代春夏秋冬的胡同声音,如蝉鸣鸟叫、吆喝叫卖等,其中还有“震惊闺”“虎撑子”等富有京味特色的声响。这是凌叔华后人、艺术家秦思源先生策划的“胡同声音计划”成果。在博物馆中重温这些市井声音,不仅给年轻一代了解北京文化提供了机会,也在时代变迁中给老北京人留下念想。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王虹光说:“从建馆之初,胡同博物馆的定位就是服务居民。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使博物馆成为馆员、居民、游客共建的公共文化空间。”

新近开馆的东四胡同博物馆内,水缸、瓦当、蛐蛐罐等不少展品也都来自居民捐赠。刘秋琴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看到东四胡同的宣传片里出现了一个端着鱼盆喂鱼的镜头,她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家也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大鱼盆,便捐给了博物馆。她说:“鱼盆是四合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捐到博物馆能让大家通过实物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

博物馆里有一件独特的藏品——老米,在过去被认为能治胃病。这老米不是一般的米,它来自明清两朝储藏皇粮的皇家官仓南新仓,历经岁月,炭化变色却不霉烂,看上去乌黑发亮,有一种独特的气味。

除了老北京日常生活用品外,展厅里还有一块匾额引人注目。清朝末年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分别是售卖帽子、服装、鞋靴的老字号,“四大恒”却并非指腰带,而是指“四大恒”钱庄的银票。“四大恒”是董氏家族经营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由于其发行的银票解决了银两携带不便的问题,声誉大振。董氏后人董笑岩向东四胡同博物馆捐赠了其父董文申的篆书字匾。匾上“人和、情融、意顺、神畅”八个大字,是董氏家族留下的众多家训之一,浓缩了以和为贵的老北京商业文化与豁达随和的处事原则。

以馆为桥,推动社区营造


本文标题:守护最真实的城市文化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