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工作总结 > 各行业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

北京交通大学红色“1+1”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火红的青春激扬了京郊大地,坚定的信仰感召着新农村发展,北京交通大学17个参加红色“1+1”活动的党支部与门头沟区各“村官”毕业生所在村镇党支部,利用2006年暑期、“十 一”长假以及今年各假期时间,开展了如火如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校工作报告如下:

  1、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北京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配套工程——红色“1+1”活动,学校领导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并发文(见附件一)部署工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批示要做好此项工作:由校党委副书记高艳负责,学生工作部牵头开展工作。学校党委办公室发文至各学院党委和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和要求。学校学生工作部由主管副部长策划,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召开学校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会议布置工作,帮助我校“村官”所在村镇党支部和学校学生党支部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加强互相了解,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9月17日,校党委副书记高艳在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和相关学院领导老师的陪同下专程到门头沟区,看望慰问学校2006年度赴京郊任“村官”毕业生,并对周末到这些村开展“红色1+1”活动的学生党支部的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她指出要多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开展支教、送文化、送科技等有特色的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制定计划、结合实际

  由于学校申报参加红色“1+1”活动党支部在暑期过半时得到批准,学校学生工作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学院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部署了工作(见附件二),部分党支部在暑期末开展了实践活动,部分党支部则利用开学后的周末时间继续开展了结对活动。2

  006年7月7日上午,学校在门头沟区举行了“村官”就任仪式,并明确了参加红色“1+1”活动的工作安排。学校2006年度共有21名同学赴门头沟区担任“村官”,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17人、专科生3人,20人分配到18个村的村委会工作,1人分配到村镇企业工作。经过调研和沟通,最终有17对结对党支部成功申报红色“1+1”活动。学校17个党支部自结对至今,累计开展活动83项,赴京郊参与活动党员350多人次。

  3、建设新农村、服务“村官”

  红色“1+1”活动每到一处,都主动与结对党支部和村委会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计划,结合各村不同特点及时修改工作安排,以便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服务。

  在门头沟区清水镇下清水村工作的学校计算机学院毕业生解锋已经决心扎根农村,奉献青春,他像在自家一样,热情而自豪地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介绍本村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情况,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村领导的高度认可,也使当地的文化生活等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理学院和人文学院党支部同学在走访中,均了解到,有些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了解不多,甚至质疑他们的工作。他们首先分析原因,然后通过与“村官”本人以及村民的沟通,采取了联谊活动、解决困难等形式,扩大了“村官”的工作范围和提高了工作水平。

  4、活动多样、各具特色

  结合各学院专业的不同特点,各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1)送政策:学校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发挥学科优势,为丁家滩村和西洋坨村送去了今年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以及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十一五规划”的方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同时,还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实用法律知识,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还在王村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将誓言化为行动,结合该村党支部刚刚结束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交流了感受,提高了认识。

  (2)送科技:学校电信学院学生党支部根据结对太子墓村的情况,为当地果农送去《村民实用手册》,手册是根据之前调研了解的该村基本情况为村民特别设计和印制的,内容贴近村民生活实际,主要包括如何识别伪劣化肥、农药、农机,如何鉴别假币,苹果树栽培与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解答和话说农家乐经营策略等,手册令当地村民爱不释手。

  (3)送文化:学校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西斋堂村的村民带去文化新观念,并积极分析问卷结果,提出改进方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则将奥运文化的理念播撒到京郊,他们通过宣传展台、赠送书籍等形式使广大村民了解奥运知识,从而能积极参与奥运,服务奥运。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将近期学校110周年校庆以及学院院庆的有关文化纪念品送到农村,并在王村播放了校庆纪念片,让广大村民了解高等学府的建设以及情况,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第一次活动的感受化为行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已经多次到西洋坨村,他们不仅为当地的中小学生送去了学习用品,更为孩子们讲解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4)服务“新农村”建设:计算机学院学生党支部针对石厂村实际情况分析了解到,该村地处近郊、环境好,而且是门头沟区古迹较多的村,从长远来看,发展旅游业无论对于经济发展还是文物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手续得不到批复,“农家乐”旅游发展不足,同学们计划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反映石厂村文物古迹保护不足以及开发旅游相关手续不能批复的问题,结合其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建立石厂村网页,积极宣传相关信息。

  5、增长才识、体会收获

  各学生党支部通过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使参与的学生党员收获很多,大大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努力学习、投身祖国建设的决心。

  (1)各党支部纷纷体会到,通过支部间的交流活动,能够使双方共同探讨长期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办法,相互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成果,并且充分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深入广泛的活动使学生党员对农民、农业、农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引导大家对农村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高了同学们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意识。同时,同学们学习了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广大农民的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通过走访座谈,还体会到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情况,认识到城乡之间的差距,感觉到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增强了党员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大学生“村官”们的选择给学生党员深刻的启示,是一堂生动的“就业指导课”,使他们树立的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作为大学生党员,认准形势,紧跟党走,投身祖国的基层建设,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理想。“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成为同学们的心声,他们纷纷决心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自身的成长与祖国的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相信红色“1+1”活动能够持久地开展,让一批批的党员走进农村,让一个个的党支部结对的接力棒传递下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所有的实践团成员都相互鼓励:

  6、影响广泛、成效显著

  ★2007年6月15—16日,北京交通大学全校学生工作干部赴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看望村官,学校在门头沟区的其他村官也大部分汇到该村与学校领导老师们座谈,同时,全体学生工作干部考察了“水峪嘴小康村”,了解新农村建设,将红色“1+1”活动意义外延,使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形成了共识,积极引导学校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我校村官刘孙萍,当选门头沟区首届“村官联谊会”会长,并创办了门头沟区第一份村务公开报《水峪嘴报》。在红色“1+1”结对党支部(人文学院法律系2004级学生党支部)和学校法律系老师的帮助咨询下,帮助水峪嘴村村委会打赢了一起村办企业经济问题的民事案件。

  ★通过结对党支部的联谊活动,增强了三家店村解军爱的工作热情,加上本人的努力,他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在今年3月份的村党支部改选中,他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成为该村六个党支部委员之一。这个“村官”提前“转正”了。

  ★与门头沟区下清水镇下清水村结对的计算机学院2003级第五学生党支部,与该村村官解峰一起,通过调查了解,认为该村发展旅游接待、种果树等等项目具备可行性,可村民不知道如何申报、如何争取帮助。他们就帮助村民写了一份正规项目申报书,还补充了更多外围的细节资源,比如要有道路、水道等,然后报到上级政府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校村官解峰、刘孙萍、解军爱的先进典型事迹在《大学生杂志》2007年第五期上刊登。

  ★我校村官朱连胜的先进事迹得到门头沟区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本文标题:北京交通大学红色“1+1”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学校工作总结”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