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稿 > 党委党建 > >

“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家里底楼大门没关?会有消息推送到小区物业;楼里有人群租?街道、居委也会很快知晓,然后通知有关部门整治;临下班时段,小区车位接近饱和状态,保安的手机得到信息,阻止外来车辆进入,确保小区居民停车……在徐汇区田林街道,有一个智能“大脑”、电子“朝阳大妈”的“智慧社区平台”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提升工作能级。

“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图说:田林街道智慧社区联合指挥中心大屏幕。袁玮 摄

徐汇区田林街道是以大型居民社区为主的城市社区,随着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以来,田林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三公一建”,尝试借助信息化、科技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建设智慧社区平台,提升社区管理能级。

2017年下半年,田林街道的智慧社区项目启动,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智慧社区联合指挥中心,今年初在10个小区推广智慧社区应用。智慧社区的主要功能是推进“三公一建”,优化党组织统筹协调资源、闭环协同处置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人脸识别、车辆微卡口、智能门禁、智能车棚、电弧监测……目前田林社区布设了10大类、近2000个神经元传感器。不同的神经元采集不同的数据,数据间的相互分析、比较和整合,为街道党工委全景式掌握辖区情况提供信息支撑,综合解决问题达到“1+1>2”的效果。

“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图说:小区智能非机动车停车库。袁玮 摄

在田林街道智慧社区联合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有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体仿生“大脑”,耳、鼻、眼睛分别代表了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嗅取问题和主动发现问题,耳朵融合了12345、信访、司法等平台数据,鼻子汇总街面网格监督、居民区网格工作站、志愿汇、微上报等,眼睛能“看到”智能感知、设备维护等平台。这些平台资源的融合打破了行政壁垒的藩篱,实现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力量互通。今年田林街道的大调研汇总了4442条,这些问题经徐汇区“调研云”信息平台和街道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无缝”衔接,智慧平台对问题性质、解决进度作了分析梳理,特别是通过对关键词的判定,自动形成“重点问题清单”。“这样我们在资金、人员力量的部署上有了侧重点,精准分析,重点解决问题。”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栋梁告诉记者,过去居民投诉反映问题与街道主动发现问题的比例约为7:1,现在有智慧社区的聪明“大脑”助力,主动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量已远远大于被动投诉的量。

在智慧社区指挥中心,指挥长戴文蔚随意点开一个即时投诉,一位张女士来电反映田林东路414弄物业管理的问题,这时指挥中心这个“大脑”立即从地址、人员和类型三个纬度“匹配”研判相应的信息数据:田林东路414弄这个地点在3个月、半年、一年的时间段里有多少次居民的投诉反映,如果数量比较集中,就会推送给属地居委干部提示注意;根据张女士的来电号码,发现她今年有6次来电反映情况,分别是垃圾分类、小区管理等,居委干部也会及时上门与她沟通听取意见;张女士的投诉是否是居民比较集中的类型,由此研判矛盾的历史情况,街道党工委可以敏锐觉察出区域的整体工作状况。王栋梁说,“通过平台融合、数据整合和力量汇合,街道党工委实现平台资源的统筹使用和供需对接,推动了各类社会主体的融合,使各种社会力量齐待命,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图说:门栋铁门安上实名制电子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双保险”。袁玮 摄

对社区居民而言,安全感是最关心的。门禁感知、人脸感知、消防预警等一系列设备都“嵌入”智慧平台,人员进出、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大量数据融入智慧平台,建立了疑似群租、高龄独居老人服务、特殊管控人员异常出入等17种应用场景与相应解决方案,系统主动判别后直接推动给相应工作人员。这些在传统模式下难以一次性达成的目标,已成为田林智慧社区日常运行的常态。街道试点小区的出入口都安装了人脸和车辆识别系统,数据库里备份了实有人口,陌生人进入小区,会被摄像头识别出来,连续3天进入小区,系统作出陌生人的预警推送,告知有新的外来人员进入小区。这是一条隐形的针对陌生人、陌生车的防控阵线,智脑在治安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田林十二村建于1985年,是典型的上海老小区,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区设施逐渐老化、夜间通道灯光昏暗、偷盗案件屡屡发生,2016年被徐汇区综治办列为治安督办挂牌小区。十二村居民小区党总支书记赵国庆说:“上了智慧平台后,十二村的居民都说,小区不仅‘智能’了,而且更安全了。”记者在智慧社区指挥中心采访时,突然响起刺耳的报警声,大屏幕显示是十二村53号的大门未关。这一信息马上推送给小区物业,10多分钟后显示,保安把门关上了。赵国庆告诉记者,像门未关的情况,物业会回复是人为还是非人为。“如果是设备损坏了,物业维修人员上门检修,如果是人为的,后台看下录像是什么原因?”赵国庆说,曾经发生过一个门栋底楼的防盗门洞开,门被人用绳子绑住,平台屡屡报警。上门一看原来是一户居民开了家庭棋牌室。几天后,城管、派出所、平安办等部门就上门取缔了家庭棋牌室。

十二村升级了所有85个楼栋铁门,全部安装上实名制电子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双保险”,按需发放常住、租赁和临时三类门禁卡,设置一年到三个月不等的有效期限。平台能主动识别人卡不一致情况,“一旦发生门禁卡刷卡次数异常,如同一张卡连续3天、每天超过10次,平台主动推送给居委干部。”赵国庆说,我们会上门查验是否存在群租现象,把问题解决在老百姓投诉之前。针对80岁以上独居老人,如果连续2天没有出行,也会有预警推送。“有次平台推送一位老人出门后一直没回家,我们上门问了才知道是老人住院了。”今年3月,有着2078户共6000多位居民的田林十二村开启了一场“看得见”的转变:尝试垃圾“定时定点投放”,85幢楼门禁卡一一与居民对应绑定,“谁扔的垃圾”这件事后台一目了然。目前十二村湿垃圾的数量是过去的6、7倍,90%居民做到了自觉分类。

“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图说:垃圾分类中,门禁卡与居民对应绑定,“谁扔的垃圾”后台一目了然。袁玮 摄


本文标题:“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