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创业 > 市场营销 > 销售 > >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原标题:非法销售假盐 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近日,云南省鲁甸县检察院收到法院关于胡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的一审判决书,判决支持了鲁甸县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全部请求,判令胡某等3人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19.594万元,并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省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同时,法院还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胡某等17人全部作出有罪判决,判处有期徒刑,并分处500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罚金。

经查明,2015年10月以来,被告人胡某等人在明知工业盐不能食用的情况下,采用碘酸钾兑水添加后假冒食用盐,并以每吨2000元以上不等的价格进行销售。经认定,胡某等人生产的假盐达1193.43吨,销售金额238.68万元,除了被公安机关追回并扣押的95.46吨外,仍有1097.97吨假冒食盐销往昆明市、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境内,销售数量巨大,涉及面广。

2018年11月,鲁甸县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胡某等17人提起公诉,对胡某、郭某、段某3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该院指控:胡某等人用工业盐翻包为假食用盐并进行销售,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胡某等人制假售假的行为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除依法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外,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鲁甸县检察院在媒体上刊登公告,督促适格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无组织就胡某等人的侵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因此,该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胡某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证据来源合法,证据间有关联性,能够印证检察机关指控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予以确认。同时,被告人胡某、郭某、段某的行为损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主体适格,程序合法,其公益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据悉,此次庭审邀请昭通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以及群众代表到庭旁听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观看,取得较好法治教育效果。(通讯员 张庆鸿 朱金梅 陈维凡)

(责编:陈遥(实习生)、陈羽)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手机人民网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推荐阅读

用司法守护高原绿水青山   2017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职权,不仅保护了公共利益,还能够及时监督和纠正违法行为。青海是生态大省,环境生态保护重任在肩。今年2月,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增设环境资源检察处,负责办理涉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公益诉讼手段保障环境公共利益,青海如何破题?“扫墙角”,还祁连山一袭绿衣。 【详细】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 | 司法部人民调解大讲堂第五讲开讲

最高检:1至11月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89523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以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发布最高检第十三批指导性案例及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据通报,2018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89523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布公告78448件、提起诉讼2560件。今年以来,检察机关以环境资源、食品药品等领域为重点,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8847件,占54.56%,是试点期间的7.5倍;共办理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9916件,在案件总数中的占比从试点期间不到1%增长到34.02%,是试点期间的360倍。 【详细】

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公益诉讼办案实现“全覆盖” | 最高检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本文标题:非法销售假盐被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00余万元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销售”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