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 > >

美国库兹敦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因为兼习中西哲学传统又有着多学科的兴趣,黄勇希望能以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资源,来解决西方伦理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以此为主题的两部最新著作《道德的动机》和《差别的伦理学》即将出版。日前,黄勇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学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恢复高考后第一年,黄勇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当初还叫政教系)。1988年初,黄勇在复旦大学获得西方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同年夏天作为哈佛-燕京学者访问哈佛大学。在此之前,他的兴趣主要还在欧陆哲学。在哈佛期间的听课使他逐渐转向道德和政治哲学,其间最有意思的课程是由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约翰·罗尔斯(JohnRawl s)、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Scanl on)三人跨系合开的一门政治哲学课,每次由一人主讲,另两人补充或提出批评。也许由于这些学术熏陶,黄勇后来在哈佛大学神学院的博士论文题为《宗教之善与政治正义: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Religi ous Goodness and Pol i ti cal Ri ghtness:Beyond the Li beral -Communi tari an Debate)。2001年,这部论文作为哈佛大学神学研究系列第49卷,已经由三一出版社(Trinity Press I nternati onal)出版。

  从1996年起,黄勇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库兹敦大学(Kutztown Uni versi ty)。1998年,他正式获得哈佛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他担任美国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2004年,黄勇邀请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访华巡回讲演,并在华东师范大学组织了“罗蒂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起,他受邀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新儒学讨论班的共同主任,并自2010年起担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家传统组共同主任。他创办并主编了学术刊物Dao:AJournal of Comparati ve Phi l osophy和学术丛书Dao Compani ons to Chinese Phi l osophy,均由世界著名出版社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此外,他还担任多家学术杂志和书系的编委。

  近年来,因为兼习中西哲学传统又有着多学科的兴趣,黄勇希望能以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资源,来解决西方伦理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以此为主题的两部最新著作WhyBeMoral ?Learni ng from the Neo -Confuci an Cheng Brothers(《道德的动机》)和Ethics of Di fference:Learni ng fromthe Daoi st Zhuangzi(《差别的伦理学》)即将出版。日前,黄勇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学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美德伦理学是最近二三十年兴起的一种重要思潮

  文汇报:伦理学在当下纷争的社会又开始受到重视。在美国,伦理学现在究竟有哪些流派?是否还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有清晰的划分?

  黄勇:在美国的哲学系中,以前一直是语言分析哲学占主导。但最近二三十年,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主流。这可能是受到罗尔斯所做出的学术贡献的鼓舞,也可能与美国比较重实际有关。

  总体来说,伦理学领域还是分三派:康德主义、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美德伦理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主要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以前很多人觉得,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古代人的伦理学”,不适合现代人;但现在,也是因为康德主义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存在一些弊端,很多问题不能回答,而美德伦理学恰恰可以解决,于是重新获得了发展。

  美德伦理学内部生出许多派别,因此有了更大影响。以前基本上是所谓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伦理学,现在很多派别来自其他传统,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休谟传统,也就是所谓“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sentimentalist virtue ethics),与强调排除情感因素的斯多亚学派的美德伦理流派正好相反。另外,还有从尼采传统发展出来的多元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以及从杜威哲学发展出来的实用主义美德伦理学。

  文汇报:人们通常认为,情感因素会影响伦理判断。那么,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的是什么?

  黄勇: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迈克·斯洛特(Michael Slote)教授可以说是研究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代表。我和他相熟,他也开始对儒家传统感兴趣,并在我主编的刊物上发表过两篇比较美德伦理与儒家传统的文章。他发现,休谟主义伦理学的有些内容,特别是empathy概念,在中国古代传统里早已有之。Empathy和sympathy相应。Sympathy作“同情”解,而empathy在美学中作“移情”解,但在伦理学中,这样的译法不是很恰当,不过也很难找到一个比较简单、准确的翻译,其大概的意思是对他人的苦与乐要“感同身受”。

  Sympathy和empathy的区别,其实就是康德主义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一个差别。康德伦理学强调sympathy概念,比如:有人受伤了,我如果有“同情”(sympathy),就会出于道义想帮助他,尽管他受伤不会给我带来痛苦。美德伦理学强调的“感同身受”(empathy)则是另一种情形:我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也会痛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有这个感觉,这正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在康德主义者看来,empathy是比较自私的概念你帮助人家,实际上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有点“动机不纯”。而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看,sympathy恰恰有居高临下的意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有时候会说出“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文汇报:道德行为里的sympathy和empathy之别,您可以给我们举例来进一步说明吗?

  黄勇:康德主义伦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有道德行为,并不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好处、或者能消除自己的某种痛苦,而是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的、他有义务去做。康德主义伦理学存在明显的弊端,我们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会用伦理学家斯多克(Michael Stocker)所讲的一个经典例子来说明这种弊端:假设你生病住院,感到乏味和孤独,这时有同学来看你,你很高兴,过两天他又来看你,你甚至感觉他就是真朋友了;但这个朋友其实是一个康德主义者,他告诉你,他其实不是真的很想来看你,只是觉得来看你是他的义务、是一件对的事情。如果这样,你又会怎么想呢?

  美德伦理学则强调,行为者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可以为此作证:我帮助你,你会道声“谢谢”,我会回说“很乐意(My pleasure.)”。这就表示做这件事情也使我自己感到了快乐。这是一个比较通常也比较恰当的回答。试想,假使我是做出很大努力、付出很大牺牲来帮助你,你也会觉得很难受的。这就是empathy,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思想家程颢和王阳明所讲的“万物一体”类似于一棵树受伤了,我也会感到痛苦。

  文汇报:您提到宋明儒有类似的讲法。那么,儒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是否确实有很多可以互通的地方?


本文标题:美国库兹敦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