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工作职场 > 个人简历 > 个人简历指导 > >

泉籍知名媒体人寄语家乡(组图)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第十一个记者节。
在这个属于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光荣的日子里,我们将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广大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传媒人群体:他们中,既有曾带领团队锐意进取、书写华章的中央级媒体老总,也有笔耕不辍、敢于担当的学者型新闻大家;他们中,既有跨越海峡、创造历史的大陆首次赴台驻点记者,也有对话政要、剖析大势的电视节目名主持人……更重要的,他们都是咱厝人!
他们虽然身在异地他乡,却时刻关注着家乡泉州。今天,部分泉籍知名媒体人聚首本报《寄语》特刊,共话家乡发展,并与家乡媒体和同行共勉,一起为伟大时代的进步、为美好家乡的发展鼓与呼!
范丽青(国台办新闻发言人)
个人简历
范丽青,女,1955年出生于泉州南安。现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新闻局副局长。
1979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开始从事新闻采访工作,长期从事台湾新闻报道。历任新华社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新华社港台部副主任。中共十四大代表。2006年7月离开新华社调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2007年11月14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范丽青首次登台亮相,成为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
著作有《四十年间第一步——大陆记者首次台湾行》、《汪辜会谈》、《台湾变局》等。
寄语家乡:闽台本一家,一如江河,虽经千山阻隔,终将汇流。如今两岸关系已出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正在抓紧落实,在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希望家乡泉州在海西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推动两岸人民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寄语同行: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海峡两岸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感情沟通,努力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促进两岸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
寄语《泉州晚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新闻交流更加频密,内容不断丰富、交流形式不断拓展。希望《泉州晚报》继续加强与台湾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服务两岸泉籍乡亲,架设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桥梁,为促进泉台两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施宣圆(上海《文汇报·学林》原主编)
个人简历
施宣圆,1941年4月生于晋江县龙湖埔头村,1960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5年毕业分配到文汇报社理论部,长期任《文汇报·学林》专刊主编,1994年评为高级编辑。现为上海市泉州侨乡开发协会副会长以及晋江、石狮分会会长。
寄语家乡:我长期居住在上海,每当看到媒体介绍泉州的新闻,每当听到人们赞美泉州的变化,每当与乡亲们在一起,谈论泉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心里总是甜滋滋的。现在的泉州已经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我们海内外泉州人的光荣和骄傲!我相信,昔日的世界“东方大港”一定会在祖国的东南沿海再度崛起,我们的泉州明天一定会更好!
寄语同行:记者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我作为一名“老记”,一感谢同行们的辛勤劳动;二祝贺同行们节日愉快;三希望同行们进一步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创刊不久,我就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作者。20多年来,晚报越办越好。我有幸承蒙晚报社的厚爱,多年来惠赠“海外版”,获益匪浅。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报纸感到高兴。
苏双碧(《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
个人简历
苏双碧,1933年12月生,泉州南安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市历史学会秘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高级编辑,《求是》杂志副总编辑、编审。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出版《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吴晗传》(与王宏志合写)等30多种著作。参加主编或主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国革命史小丛书》、《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等。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寄语家乡:我以为围绕历史名城的优势,比如,对泉州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研究,对泉州历史上有影响的名人的生平、思想和贡献,媒体可以有计划地加以介绍、宣传。这就能为泉州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好的思路,可以使泉州这个名城,有更多的历史文明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建设新泉州。
寄语同行:作为新闻记者,要敢于直面人生,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在努力宣传好人好事的同时,也要勇于揭露社会阴暗面,做好舆论监督。记者还要善于观察问题,捕捉时机,注意时效,用自身的思想、行动维护与提高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寄语《泉州晚报》:我是晚报的老朋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同晚报就有了交情,是她把我介绍给广大读者。晚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永远不会忘记。
陈小川(《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个人简历
陈小川,男,1952年4月出生,祖籍金门,祖父辈移居泉州。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9年3月经考试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做记者、编辑。1982年起做科技知识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等职。1988年起任副总编辑、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等职。2006年任总编辑,党组书记总编辑。1987年评为主任编辑,1995年评为高级编辑,1998年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1984年以来,著有杂文集7部。其中《各领风骚没几年》一书在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散文集杂文集奖。
寄语家乡:我的家乡泉州是中国最早开放、最具包容力的古城。今天的泉州也该有先祖海一样的胸怀。
寄语同行:我的家乡泉州近千年来即是人文荟萃之地。愿泉州的记者同行们承继这人文传统。
寄语《泉州晚报》:祝愿泉州晚报成为既具人文情怀,又有专业精神的好媒体。
黄晖(南方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个人简历
黄晖,泉州市鲤城区人。1964年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深造。1970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粤东北山区的大埔县工作,1984年5月,调进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站站长、要闻部主任、社委委员、副总编辑,其间一度兼任《南方周末》主编。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文艺作品数十万字。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寄语家乡:虽身在他乡,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家乡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引领着泉州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民营企业,这与我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相似。泉州民企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希望民企能进一步比照先进、转变提升,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泉州的未来大有可为,衷心希望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寄语同行:一批批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年轻媒体人不断涌现,我感到很是欣慰,新闻业的未来在你们手中,诸位当勇挑重担,砥砺前行!
寄语《泉州晚报》:我与《泉州晚报》渊源很深。这几年来,晚报社发展势头很快,在发行量、广告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地市报前列。如今泉州晚报社已经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祝愿泉州晚报社继续做大、做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勇立潮头,取得更大的成绩。
林双川(新华社高级记者)
个人简历
林双川,1957年生,泉州洛江双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大陆首批访台记者之一,历任《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主编,现任新华社经济信息部价格专线副总监、编委会副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寄语家乡:首先向泉州各位乡亲父老请安问好!我来自泉州,虽然长期在外工作,但是心中最为牵挂、最为自豪的地方依然是故乡泉州,希望你们也不要忘记北方千里之外的我。泉州正成为我熟悉而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爱拼敢赢”的精神不变,可喜的陌生感来自她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寄语同行:每逢佳节倍思亲!值此记者节之际,祝全体同行节日快乐!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是一份有品位、高格调的报纸。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与晚报结缘多年,一直得到晚报社惠赠我的报纸,使我在北京随时能看到家乡的新闻;同时,也有与晚报记者合作采写全国两会的泉州新闻等经历,个人感到弥足珍贵。真诚希望《泉州晚报》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丰富生活的同时,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黄种生(《福建日报》原总编辑)
个人简历
黄种生,1940年12月生,泉州南安人。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福建日报》总编辑兼党委副书记、副社长,高级编辑;从事新闻工作近38年,1997年以来,曾有四篇文章连续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著有《团团转集》(上、下册);曾任省政协第八届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学习宣传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炎黄纵横》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兼社长。1994年10月1日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寄语家乡:我们希望而且相信,家乡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保持文化、社会的均衡发展,让家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走在全省的前列。
寄语同行: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每一位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都会自觉地坚持党性原则,反映人民心声,在采编活动中,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真实,正确地描绘现实、真实地书写历史。
寄语《泉州晚报》:我们希望而且相信,敏感的《泉州晚报》新闻人能够秉持办报的真实性原则,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新闻高地,采写出更多的名篇佳作,有效地推动故乡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潘耀明(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
个人简历
潘耀明,1948年2月生,泉州南安人。笔名彥火、艾火等。
先后任职香港报纸、杂志和出版社的记者、编辑、总编辑、督印人,现任《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社会兼职有香港作家联会会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理事、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等。
著有作品集《鱼化石的印记》、《永恒流动的情感》、《异乡人的星空》等24部。其中《当代中国作家风貌》曾被译成韩文,并成为大学参考书。部分作品被收入香港中、小学教科书。
寄语家乡:二十年前我把老母亲安顿在美丽的泉州,每年至少有两次机会回到家乡探亲会友,目睹这座古老历史名城变化、发展的风貌,都是令人深深感怀的。泉州人与泉州是血肉相连的,是割不断的脐带。
寄语同行:“未尝尝试不轻言败”是我做人和做事坚持的座右铭,与同行共勉。
寄语《泉州晚报》:我与《泉州晚报》之结缘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与晚报几位资深报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还成为晚报的作者。如今在香港,当我每次收到《泉州晚报·海外版》,就像老朋友重逢,为之欢忭不已。祝愿晚报事业如家乡盛开的刺桐花,开得更美好、更壮丽!
郭招金(中国新闻社原社长)
个人简历
郭招金,1949年生,泉州南安市蓬华镇人。1969年毕业于南安师范。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同年进入新华社总社对外部中新组(中国新闻社当时建制在新华社内)任编辑、记者。历任中国新闻社部门主任、分社社长、副总编辑、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华声月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98年任中国新闻社总编辑,2001年主持中国新闻社日常工作,2007年任中国新闻社社长。曾任全国高级新闻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2009年退休。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年与北京泉州商会共同创办《天下泉商》杂志,并出任社长。
寄语家乡: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咱们泉州人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群体。泉州辉煌的过去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为自己是泉州人而感到骄傲!
寄语同行:我已经离开工作了35年的中国新闻社,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我并没有退休。新闻工作是如此美妙,一旦投身这个行业,永远不想离开。
寄语《泉州晚报》:我每天都会阅读大量资讯,经常通过互联网看《泉州晚报》电子版。家乡的同行们很优秀,晚报的很多文章写得很好,值得学习。
刘琦玮(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社编委)
个人简历
刘琦玮,祖籍福建泉州惠安。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法学硕士。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深圳特区报社。曾参与筹办国内第一份中外合资报纸《深港经济时报》,历任《投资导报》总编辑、《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辑。现任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社编委。
寄语家乡:少小离乡,北上复南下;怀揣理想,奉献于岭南。我和家乡泉州,时空相隔,但感情上没有距离。每次回乡,总感觉草木依旧,亲情依然。家乡就是家乡,一点信息都要关注;一个变化都会自豪。要感谢父老乡亲,把泉州建设得如此繁荣昌盛,日新月异;也安慰自己,虽不曾为家乡做点什么,但咱泉州人,在哪里不是同样作贡献?
寄语同行:媒体人应该勇于担当,恪守良知,坚持正义,为民鼓呼,我们外地的媒体人和晚报同仁一样,以此为共同天职,铁肩担道义,妙笔著华章,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是我敬重、敬佩的媒体。晚报是一座桥梁,是架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也是架在我和家乡之间的“感情桥”、“信息桥”。在记者节之际,祝愿《泉州晚报》越办越好,事业兴旺发达。
柯贤伟(《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部原主任、主编)
个人简历
柯贤伟,1929年2月出生于晋江。1952—1955年,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缅甸语专业学习,曾两次为周总理担任翻译。1955年7月,北大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国旅总社当翻译;1956—1990年,任《人民日报》国际新闻编辑、国际版主编、海外版国际部主任、主编等。
寄语家乡:虽然离开家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我感觉我的心未曾一刻离开过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发挥爱拼敢赢的精神,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泉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勇当排头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海西建设大潮中,相信泉州人民一定能够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新一轮发展,谱写新的华章、再创新的辉煌。
寄语同行:记者应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正义和良知的守护者,当正确舆论的引导者。
寄语《泉州晚报》:从1985年开始,在家里的十多种报刊里,我每天最先阅读的,一定是来自家乡的《泉州晚报》,晚报是我了解家乡的一扇窗。编了三十几年报纸,作为一位老报人,实事求是地说,我觉得《泉州晚报》从标题制作、图片选择、字体选择等版面语言的处理上,到新闻的编排、评论的配发,乃至印刷水平,在全国地市级报纸中都堪称一流。希望《泉州晚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不忘使命、牢记责任,继续为泉州的发展鼓与呼。
王永志(中国新闻社编委、经济部主任)
个人简历
王永志,男,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泉州晋江陈埭镇高坑人,崇尚邑人“输人不输阵”格言。七十年代投身军营,被认为不像兵的军人。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从鹭江之滨的厦门大学汇入人海茫茫的京华。
几乎在“侨字号”庙宇都挂过单,八十年代中期转入传媒业。现任中国新闻社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
著作有《王永志自选集》、《命定之路》(诗集)、《澳洲飞去来》、《多冕之王郭鹤年》、《超级富豪大登陆》和《归侨抒情诗选》等。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全国政协好新闻奖等奖项,忝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最近,以策划并操刀的《六十年·中国风》“数说财富”系列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寄语家乡:曾经写过、走过一些地方,方知世界辽阔。阅历一些美景,依然相信最美的还是家乡山水。这是一个悖论,是不由自主的故园情结。尽管岁月流逝,记忆中的家乡,已日新月异,我心依然。
寄语同行:就我看来,传媒人就像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石头,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这种往复、行进的永无止息,是我们自己认同的宿命。如果能给人们带来真实、信赖、温暖、感动便足矣。
寄语《泉州晚报》:因为家乡,因为家乡人,曾经与《泉州晚报》结缘,也曾有小文借宝地结识曾经谋面与未曾谋面的家乡读者。因此,我衷心祝愿《泉州晚报》越办越好,无愧于“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名号。
郭银土(原《福建商报》总编辑、高级记者)
个人简历
郭银土,回族,1945年出生于泉州惠安,1970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新华社记者、《福州晚报》记者、《福建商报》总编辑、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福建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福建福商画院院长,具有高级记者、美术教授“双正高”职称。出版有散文集《人物·风采·时代》和8部个人画集。
寄语家乡:我是过去被称作“番薯县”的惠安人。家乡是哺育我当记者和画家的摇篮。家乡经济有了大发展,也希望文化艺术能继续大发展、大繁荣,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方面探索出新经验;要继续提高家乡人民的文明素质,切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寄语同行:新闻敏感需要培养。离开了群众,离开了实际,不关心各种事物,不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就什么“敏感”也没有。衷心希望《泉州晚报》能多出名记者,努力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拼搏奋斗。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作为泉州市委机关报,办得很好,不辜负自己的责任。子报《东南早报》办得活泼、富有生机。传统文化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思想基础,建议《泉州晚报》今后加强海峡两岸新闻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闽台“五缘”文化。
李瑞祥(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
个人简历
李瑞祥,泉州晋江池店镇人,1969年应征入伍,在海军上海基地长期从事部队的新闻宣传工作。1993年转业到上海有线电视台工作,任台党委副书记兼《有线电视》报总编。1998年调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2000年调任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后兼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委书记,2004年起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寄语家乡:我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四十多年,但永远不变的是故乡情。我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为自己是一个泉州人感到无比自豪。衷心祝愿泉州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征程中,科学发展,再创辉煌,使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人更美。
寄语同行:在记者节来临之际,祝家乡新闻同行们节日愉快!愿同行们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辱使命,继承传统,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是一份富有特色、品位高雅的地方报纸,二十多年来,不断改革创新,事业全面发展,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在全国地方报界和晚报界享有盛誉。作为《泉州晚报》的老朋友,每次探亲回家,总要到晚报社来走一走,看一看。衷心祝愿《泉州晚报》不断在探索中开拓,在创新中创建国内一流的新闻媒体,为泉州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盛志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语主持人、播音指导)
个人简历
盛志耘,泉州南安诗山人。盛志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对台湾广播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1992—1998年担任闽南语节目组副组长,1998—2001年担任闽南语节目制作人。一直从事采访、编辑、播音工作。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用闽南语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她与另一位男播音员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澳门回归的两场最重要活动的现场直播,首开全国用闽南语进行现场直播先河。
寄语家乡:我的故乡在泉州南安,尽管远离她,但我时时在关注她。这个曾经是“人均不足三分地”的贫瘠地方,改革开放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安的石料建材、水暖消防器材、建筑陶瓷、雨具箱包等等在全国声名鹊起。看到南安进入全省“十佳”、“十强”,并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我为她鼓掌,为她自豪。
寄语同行:坚持以人为善,承诺有信,怀有感恩之心,使我在竞争的社会中始终保持阳光心态。这是我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一些体会,与同行分享。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晚报》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是联系海内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的纽带与桥梁。作为《泉州晚报》的老朋友,祝愿《泉州晚报》多多关注民生,多多报道侨乡与台胞祖地的变化与发展,祝愿《泉州晚报》继续发挥联系海外侨胞与台湾同胞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周智琛(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
个人简历
周智琛,1980年出生,泉州南安东田镇人。
学生时代在南安四中、南安一中、国光中学和华侨大学中文系度过,200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南方日报社记者;2005年5月,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办事处副主任。2006年3月,不到26周岁的他调任东莞日报社执行总编辑。现任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2006年以来,《东莞日报》进行了5次重大改版实现了强势崛起;随后是2008年3月创办的《东莞时报》,致力于办中国最具互动性的温暖报纸。
寄语家乡:从某种角度说,我从来没有离开家乡。这些年,泉州的一点一滴我都非常关注,这不仅仅因为我是泉州人,还因为我是传媒人。泉州是一座不可复制的花园城市,又是一把可供借鉴的中国标尺。我相信我的家乡,会更有底蕴、更有力量、更有梦想。
寄语同行:传媒业是一个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不管是在泉州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应该像纯净水,不管放在什么容器,都要做到最好的平衡。此外,为了梦想,只要前面有一点点光,我们应该一直走下去。
寄语《泉州晚报》:学生时代,我曾经怀有当一名《泉州晚报》记者的梦想,也有过在《泉州晚报》实习的美好回忆。我最初的职业训练来自《泉州晚报》,所以想说:对家乡的主流媒体,我永远充满感恩、充满敬仰。
林如敏(羊城晚报娱乐新闻部主任)
个人简历
林如敏,1972年出生,安溪县官桥镇人。在老家安溪县完成中小学教育,1990年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本科,工作后继续研究生学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入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工作至今。现任羊城晚报娱乐新闻部主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理事。
长期在报纸写专栏,著有评论文集《无羞可遮》、《娱乐凸点》。
寄语家乡:离家已近二十年,但是即便再过二十年,鬓毛或衰,乡音不改。家乡永远是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记忆,家乡的每一点进步都鼓舞着在外的游子,愿家乡越变越美丽!
寄语同行:信息时代,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守正致远,使心不乱,在众声喧哗的背景音中,媒体人更应该保有这样一份冷静和坚持。
寄语《泉州晚报》:《泉州晚报》和《羊城晚报》都姓“晚”,同为晚报界的主流媒体。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作为晚报类媒体,《泉州晚报》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陈伟鸿(央视著名主持人)
个人简历
陈伟鸿,1968年出生,祖籍泉州晋江,现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今日观察》主持人。
担任央视节目主持人前,陈伟鸿于1993年考入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做兼职主持人。进入央视后所主持的《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高端演播室谈话节目。曾获全国最佳财经主持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风云人物”等荣誉。
寄语家乡:家乡是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家乡泉州总在心中;无论离家多久,乡音始终萦绕。央视是全球关注的媒体平台,每当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和家乡泉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关的新闻时,我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希望未来有更多关于家乡新变化、新成就的新闻通过央视传遍世界。
寄语同行: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见证和记录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书写着每个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无愧于“媒体人”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工作。
寄语《泉州晚报》:作为《泉州晚报》的老朋友,我关注着她每一个前进的足迹。当飘着墨香的报纸送到我手中时,我知道,世界就在我的手中。祝福《泉州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如一地把精彩的资讯世界呈现给每位读者。我和所有忠实读者,将永远用期待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和你在一起!


本文标题:泉籍知名媒体人寄语家乡(组图)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个人简历指导”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