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创业 > 创业故事 > >

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七



  初识张云贵,不是因为他的书画名气,而是因为酒。

  半个多月前,记者在我市“文化草根”徐东风的酒行采访时,看到除了满地的大酒坛外,就是满墙的诗书画。

   徐东风解释,此系朋友酒后所赠。

  记者这才注意到,大部分作品的署名是张云贵。

  有道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骚客是一家。这个拿自己的墨宝,换人家酒喝的人,一定很有趣,遂约定采访他。

  7月2日上午,记者随徐东风来到张云贵的画室。门口有一副对联:读书写字种花草,听雨观云品酒茶。

  见面寒暄,喝茶聊天。时有客来,礼让一番。

  不聊不知晓,一聊吓一跳。民间有高手,山中有老道。

  在修武县,但凡不落款的隶书牌匾,没准儿就是张云贵的手笔!

  如云台山叠彩洞十几个洞口上的题名,某景区牌坊上的题字,某某塘农家乐的对联,某民宿客栈和某农家饭店的牌匾等,其书法普及程度,堪比郑州的唐玉润、焦作的李鹏远。

   1

  少有才名老始成

   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徐东风不同,张云贵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叔父张宝善的书法家传,上初中时在临帖方面他已收获颇多,简直到了学谁像谁的程度。上高中时,他在修武一中已小有才名。当时,班里办黑板报、学校办宣传栏非他莫属,男同学钦佩之,女同学青睐之。能写能画、才思敏捷的他,一直都是学校培养的重点。美术老师李宝山对他尤为喜爱,教他从素描起步,再习水彩、水粉。张云贵对绘画艺术的悟性,让李宝山欣喜不已,时常对人夸赞这个得意弟子。

  后来,教育战线开展“学工学农”运动,高中还没毕业的张云贵提前参加工作,进了当时的修武县电业局。

  “那时局里搞‘批林批孔’宣传栏,正愁着没有书画人才,我一上班就有了用武之地。”张云贵说,“那个年代的政治需要,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像我这样的群众艺术人才。”

   改革开放伊始,张云贵抓住机会,进入天津美术学院进修4年,始攻油画,后转为工笔画。学成归来,他直接被调入新乡地区电业局,继续从事宣传工作。

  “好有所学,学以致用,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张云贵愉快地回忆着那段美妙时光,“二三十米高的楼体宣传画,我一个人就画了。全省的安全用电宣传画,也是我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记者也记起那种塑料纸印刷的宣传画,宣传如何安全用电、如何用棍子挑开电线救人。

  工作上突飞猛进,仕途上一帆风顺。正值“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张云贵却犯了一个“马失前蹄”的错误:超生。

  于是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张云贵,在人生的旅途中来了一个“急转弯”……

  从此,张云贵可以专心致志地写字、画画,也可以心无旁骛地经商挣钱了。

  “老话说,艺不压身。这人哪,还真得多学几样本事,才能应对人生的意外变故啊!”张云贵深有感慨地说。

  祸兮福所倚。自由飞翔的张云贵,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恰似蛟龙入海、猛虎归山:书画技艺日趋精湛,经商赚得盆满钵满……

  “修武县城历史上的第一件皮大衣,就是张云贵穿出来的。”修武县公路局退休人员赵小军说,“当年的张云贵个子高,长得也帅,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穿件皮大衣从大街上一过,半条街的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神都跟着跑了……”

  1999年开始,张云贵开始研习隶书,后专攻当代书法家刘炳森的隶体,几乎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他以“炳森体”抄写的各种经典,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近年来,张云贵又根据“书画同源”的理论,尝试着将绘画融入书法,创作了一批深受大众喜爱的书画合一的作品。比如“福”字是一幅婴儿跪乳图,“悟”字是一幅小和尚参禅图,“道”字是一幅云龙太极图……这些趣味横生的书法艺术品,一经面世就供不应求。张云贵也是有求必应,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创作,以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需求。

  “2017年到2018年,我一共创作了上万幅作品,每个月的邮寄单能装满一抽屉。”张云贵言语里透着几分自豪。

  2

  有舍有得天下行

  记者估算了一下,试探着问:“两年卖字上万幅,这笔收入不少吧?”

  “我卖字是不收钱的。”张云贵笑道,“人这一辈子才能花多少钱啊?要那么多钱有啥用?况且我的这些字画,大家也都识货,老板们不会白要;但群众喜欢,我会白送!”

  张云贵对着画室大手一挥:“这些笔墨纸砚、书案茶台、家具用具,还有这些烟酒茶什么的,统统都是做老板的朋友们送的!你为大家做奉献,大家管你吃喝用,你还要钱干什么?哈哈哈哈……”

  修武县住建局的老领导张守智,对张云贵的这种做法十分称赞:“按理说,大家来求字,付个费用,也是对书法家劳动的一种尊重,但张云贵就是不收钱。奇怪的是,也没见他把自己写穷了……”

   张守智说,退休后这几年,他跟张云贵一边学写字,一边学做人。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张云贵的书法在闽浙一带的民间广为流行,别墅、寺院、乡间牌坊,随处可见,其名气要比在修武县的名气大。

  张云贵闻言笑道:“别人写字,稍微有些名气,就开出不菲的润格,复制时还要版权费。我写字,一律免费。正因为商家觉得成本低,所以我的作品就走得远。”

  张云贵谈到,福建有家很大的石料雕刻厂,制作各种各样的牌匾,产品远销海内外。这家企业无论要什么样的书法,张云贵都急人所急,有求必应。企业老板明知给钱也不要,就将所有牌匾的落款都刻上张云贵的大名,以示书法正宗。于是,张云贵就声名远扬了。

  2013年至2018年,张云贵连续5年应邀参加在登封举行的“全国十佳孝贤”颁奖大会,并向大会捐献作品;2019年5月1日,参加在安徽合肥举行的“中国企业家中华文化之旅”,亲携送交大会的巨幅空心字书法作品登台展示,并被电视实况转播……

  是啊,有舍才有得,不舍哪能得。

  3

  回报社会寄深情

  平心而论,张云贵的字画还是不错的。比如,他画室里悬挂的巨幅写意山水画《万山红遍》和“炳森体”隶书《千字文》等作品,应属上乘之作,否则你解释不了他的作品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市场拥有量。“白送之说”应是他的谦辞。


本文标题: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七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创业故事”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