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脑力倍增 > 快速阅读 > 速读方法 > >

速读央行LPR行动:以改革达成“降息”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重要一步。

  LPR三大改变:

  品种增加、报价银行增加、报价机制改变

  根据央行公告,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贷款端开始,引导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从贷款基准利率转向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学者、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等人撰文指出,与之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比,这一次在贷款端的定价有三大变化:

  一是在原有1年期LPR的基础上,增加5年期LPR的报价,给银行中长期贷款定价的锚;

  二是LPR报价方式从原来的银行根据自身对最优客户的贷款报价,转为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上加点报价,让贷款利率跟着市场走;

  三是报价银行从原有的10家大行与股份制银行,转为加入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与民营银行,共18家,报价范围更大。

  新增的8家银行包括:

  城商行:台州银行、西安银行(行情600928,诊股)

  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

  外资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

  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

  此外,央行相关负责人还指出,LPR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为什么要对LPR进行改革?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

  在CF40发布的《2018·径山报告》综合报告中,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就曾指出,中国金融发展存在“重规模、轻机制”的特点,直接的结果就是促成了“金融双轨制”。正规金融部门资金成本偏低、资金配置偏好国有企业或者其它大企业,这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所以,虽然中国金融部门的规模非常大,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对小微企业与低收入人群而言尤其如此。很多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部门得到满足,只好转向非正规部门。这样就形成了利率双轨制,正规部门的利率压得越低,非正规部门的利率就推得越高,两者之间其实存在逻辑关系。当前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大概是5%,但民间借贷利率却高达20%左右。近十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十分活跃,当然是因为这些领域没有受到监管、从而形成了监管套利的机会。但从根子上看,还是因为正规部门管制过度,包括利率管制,很多合理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利率双轨的具体体现,央行负责人也在答记者问中直接予以点出,“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LPR2013年10月创设以来,在相当长时间里,LPR几乎与贷款基准利率持平。

  “这就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央行相关负责人解释。

速读央行LPR行动:以改革达成“降息”

  图1 LPR和贷款基准利率

  数据来源:Wind、兴业研究

  李奇霖等人指出,改革LPR,主要是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由于银行表内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TP)此前多数存在两套体系,一套是基于市场利率定价,适用于金融同业市场,另一套是基于存贷款基准利率,适用于存贷业务。

  在两套FTP定价体系下,市场利率的下滑无法有效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一端,导致货币政策宽松的效果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效果有限。

  同时,由于银行在贷款端定价锚定的是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与下浮的比例依然受到隐性的制约,对于部分高风险的客户,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定价,导致金融信贷资源无法有效输送至政策扶持的高信用风险中小微企业,而是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等具有优质抵押品的行业。

  因此,为提升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好发挥利率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功能,有必要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

  影响:以改革实现“降息”

  李奇霖等人指出,LPR改革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五点:

  第一,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整体趋于下行,以改革的方式达成“降息”的作用。

  央行答记者问表示,在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市场利率的下行会更多的反映在贷款端,可见贷款利率后期可能会滞后反映前期市场利率的大幅下行。

  但具体的幅度与变化,需要等到下周二(8月20日)报价正式出来才能知道,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果也会更强。

  第二,风险偏好提升,银行信贷涉及群体更广。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由于贷款利率趋于下滑,银行的息差会趋于收缩,为维持原来水平,适应新的贷款定价机制,银行可能会倾向于下沉资质,采取高收益的票息策略,贷款利率市场化后,这一策略的实施也更具实操性。

  第三,在这种环境下,大型企业由于议价能力强,由于贷款利率下限联盟被禁止,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对小微企业而言,由于有降低实际利率和保量的政策约束,银行也很难将风险偏好转嫁到部分中小微企业。

  但对部分中型企业,由于银行存在风险偏好部分企业的信贷利率反而可能会提升,但提升幅度仍受制于融资需求。

  对房贷来说,考虑到房贷目前仍属于安全属性优质的资产,房贷利率或将下行,有利于房地产销售,但在房地产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利好程度有限,且信托贷款支持房企通道被进一步压缩,土地购置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行。

  第四,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风险筛选与定价能力不强的中小行需要控制信用风险,但如今利率市场化政策在倒逼银行提升风险偏好,压低贷款利率,中小行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在这种状况下,不宜为了维持扩大利差,冒进行事,建议采取以守为攻,深挖本地客户融资需求,发挥地区信息优势,强化本地壁垒优势,稳扎稳打的策略,提升自身风险定价能力。


本文标题:速读央行LPR行动:以改革达成“降息”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速读方法”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