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学习资讯 > >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成都科技成果转化将新添助力。


9月3日,“创业天府菁蓉汇·首届天府双创生态升级发展峰会”专场活动在成都菁蓉汇举行,为共同解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阶段转化的服务链条难题,电子科大科技园、川大科技园、西南交大科技园、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国科创新成都公司、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智汇青年创业孵化园联合发起成立了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成果转化服务联盟”。


“首科蓉智研究院”也在此间揭牌,由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与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组建,将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双创”发展难点及热点问题开展系统性、持续性研究,为区域双创生态升级发展提供智囊支撑。


本次峰会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成都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共同主办,首科蓉智研究院承办。


在此次活动中虎哥感受颇深的,是嘉宾在演讲中提到的双创进化路径,以及上海在双创方面与深圳的比较,从而成都可以大量借鉴其中经验。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深圳VS上海的启示


深圳目前在双创领域中已经成为标杆城市,不管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是上市公司数量,都超过上海,更是诞生了大疆、华为等国际领先的技术型企业。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张陆洋提到,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追问:在创新经济发展上,上海有国内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什么没有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引领上海乃至全国甚至影响世界的经济发展?深圳没有国内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什么却创造了一流的高科技产业?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其实在双创发展中,企业是否入驻一个城市,绝不仅仅考虑政策、税收等因素。深圳在当下已然由政府吸引流动资金入驻,变为依靠整体区位优势吸引外部企业的自动聚集,这在国内来看也是鲜有的。


张陆洋说,大疆曾被问到为什么不去上海或者硅谷扎根,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在深圳,所需要的零配件2天内就能全部配齐。假如在上海要花费3个月时间,价格还是深圳的5倍;假设在硅谷需要2周时间,价格是深圳的7倍。”


以下几张表,很清楚的表明了深圳和上海的差异,甚至与硅谷的差异。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上海虽然城市创新竞争力全国领先,但风险投资是短板,北京、深圳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都多于上海。


在人才方面,深圳虽然没有上海那么多高校资源,但是深圳不断引进各类大学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让外地优秀人才落地深圳。同时对比人才环境,上海落户需要很多门槛条件,但深圳不拘一格大力引进人才。



在城市文化方面,上海强调海派的小资情调,但是深圳散发着草根创业精神。城市文化反映创业氛围,更是决定了一个城市在双创打造中的自我定位。


在政策方面,上海是由政府主导对企业进行评定,而深圳尝试交给风险投资机构来做评定。“比如我和一个院士同样要做一个项目,政府肯定把项目给到院士来做,因为层级摆在这儿。但投资机构不只考虑职位,也要考虑商业模式等等因素。”张陆洋表示,深圳的做法是更为市场化的决策机制。


在创新支持方面,根据2016年深圳南山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看,上海为1030亿,占比3.75%,深圳834亿,占比4.3%。张陆洋认为,4%正是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分界线,深圳已经进入了自主创新的阶段。


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得知,深圳与上海走出迥异的发展道路也是由城市文化、政策指引、城市定位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也是成都需要去学习借鉴的地方。


孵化器在进化


对于成都来说,抓住自身的定位才能在接下来双创升级中走出突出自身优势。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朱欣民认为,目前成都发展双创面临三大问题:难找好项目、难有好团队、难见好管理。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成都提出的重点产业包括软件开发、硬件装配、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生物制药等,但是并未形成单一产业占主导面。“没有一个主导产业占GDP三分之一,而深圳已经形成了依靠科技创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模式。”他认为,成都更应该聚焦一个产业,这个产业是北京没有的,是上海乃至深圳都没有的。此外,成都企业缺少一流的管理人才,可以探索向华为、阿里等大公司进行引进。


在双创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根据《2018成都市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年度报告》显示,成都市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已从2013年的17家增加至200家,孵化面积达到594万平方米,并形成了3+M+N的空间布局。

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倘若将国内孵化器数量按照年份绘制一份图表,会发现自2013年以来,孵化器数量开始猛增: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在今天的会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类创业孵化机构总数1.18万家,各类孵化器在孵高新技术企业达1.3万家,累计毕业后上市挂牌企业超过3700家,总市值达3.3万亿元人民币。


孵化器已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吸引了诸如中国电信、三一重工、小米、微软等等大企业布局。园区中国董事长梁椿表示:如今国内房地产百强企业有80%都在布局孵化器市场,市场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


但另一方面,孵化器行业也步入了去产能的阶段,孵化器的升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标题:从上海与深圳的双创差异,看成都应当学习什么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学习资讯”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