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学习方法 > 时间管理 > >

聚焦农业文旅探索非遗与起源地文化融合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2019年11月29日,峰火文创大会(2019)在北京举行。这是此次盛会的第三天,上午的论坛为“农业文旅与乡村振兴峰会”,下午的论坛聚焦非遗起源地文旅,这场持续九天的大会由北京峰火文创中心主办,聚焦文化产业年会、文化金融等十八个文化产业相关主题论坛,演讲嘉宾达170人次,与会代表达六千人次。

  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巅峰智业文创事业部总裁吴晖,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海波,浙江远见旅游设计集团设计总监罗炯荣,北京大学教授陈少峰,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常祥霖,盛京满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晓桐,中国著名文旅策划专家贾云峰,瑞祥民艺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马一萱,士山度假集团董事长薛士山以不同视角探讨新时代文旅发展

  起源地文化与农业旅游

图片

  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认为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起源地文化,助力农业旅游,将文化资源与农业旅游紧密结合。李竞生对此提出了六条建议:

  第一,梳理乡村文脉,构建乡村的“根和魂”,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地。可用时尚元素包装,故事来支撑,但文化内容是不能丢失的根和魂。

  第二,构建乡村特色产业,走自己的致富道路,拒绝“千村一面”。乡村结合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开辟自己独特的产业,拒绝空洞和盲目。。

  第三,乡村旅游的“新奇特”产业创新,保护生态。遵循自然法则,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四,挖掘起源地文化美食,一道美食改变一座城市的味道。饮食文化大有可为。

  第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来文旅产业的核心就在于知识产权。

  第六,建设乡村旅游的农创空间、农创主题公园、研学基地。是乡村振兴的法宝之一。

  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图片

  巅峰智业文创事业部总裁吴晖认为旅游景区文创打造的路径。首先,我们的思考是文化加底,找到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其次要在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策划,找到最有差异性的产品定位和杀伤性的核心物,然后通过文化的创意将死的文化活化,而且要打造可游览可学可体验可休闲的文化旅游产品;最后要创立多元盈利模式,创建大的产业体系。

  设计丰收——跨界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海波认为我们要做旅游,最终要把虚无缥缈的文化层面落地到物的层面,通过旅游活动来体现。

图片

  一是“六品”设计:品德、品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首先设计师需要优良的品德和品质,设计师遵循的价值观影响他做的产品。“一个好的作品,不代表会变成好的产品,好的产品也不代表会变成一件畅销的商品。商品卖得出去,顾客买回家,能够带得走,买回去用起来,那么在用的过程当中,和用的实效性之后,会不会是一个好的用品?用完了之后它的生命结束了之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物品,它是个废品还是可以再回收再利用?”杨海波认为,是否能拥有全生命周期器物的设计,是所有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否则只是设计师个人的艺术表达的载体。

  二是“六全”旅游:全域、全季、全时、全业、全员、全感。全域旅游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实现全季旅游和全时旅游需要景区充分发挥创造力,促进淡季旅游,开发夜游项目,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吸引游客;全业旅游,链接景区当中每一个从业者和每一个行业,通过旅游载体实现价值最大化;全员旅游,需要思考如何能满足男女老中幼的需求;全感旅游,积极拥抱科技力量,兼顾游客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多方感官,给游客带来深度沉浸式体验。

  三是“六产”融合。杨海波介绍了山东当地跨界设计项目,他以济南趵突泉加湿器和泰山玉手表等案例展示当地文化资源和当代生活的结合。

  如何做好非遗传承 

图片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常祥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常祥霖指出了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本真性,一是流变性。本真性是说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做到原汁原味的保护,是概括曲艺和戏曲的一切非遗最本质的一种标准。比如京剧,必须有唱念坐打,必须有生旦净末丑,必须按照京剧的旋律走,不能颠覆它的本真性。流变性是说非遗项目的发展和整个世界物质一样,是动态的、不断的变化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起源地文化。

  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度假区投资运营之实践 

  士山度假集团董事长薛士山认为产业无边界,传承和发扬非遗,与多元产业相融合,是目前的产业趋势。薛士山以多年在度假旅行行业的经验,探讨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度假区运营相结合的可能性。

图片

  薛士山创造性地提出“野奢”概念。野,地域之野;奢,物质上的奢,度假区的野奢化,让消费者享受奢华服务,同时直击消费者对自然万物的情怀。

  如何避免观光旅游观一眼就“光”了? 

  北京大学教授陈少峰认为,对于农业文创和农业旅游的融合,不能讲传统农业观光旅游,因为这只是种植类的,而是要从观光角度提升到创意体验的角度。观光旅游,特别是农业观光旅游观一眼就“光”了,这是很有问题的。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升级,以农业为元素进行农业文创和农业旅游的融合。

图片


本文标题:聚焦农业文旅探索非遗与起源地文化融合发展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