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英语学习 > 行业英语 > 办公室英语 > >

办公室里的“散装英语”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喂,你好,请问Tonny在吗?”当电话中那个嗲的肉麻的声音再次传来的时候,前台那个女孩终于没能抑制住自己的厌恶,没好气的对她说:“Tonny去西班牙了!”谁知那个不识趣的声音继续问道:“What?他morning的时候还在呀!”“对,可是他现在去看斗牛了!”说着,前台挂断了电话。这时,那个Tonny走了出来,前台小姐又好气又好笑的告诉他:“刚刚找你的那个总裁秘书被我回掉了。”Tonny赞许地走回去,嘟囔道:“都是中国人,干嘛不中不洋的烦死人了。”这是有关办公室里的“散装英语”的一个笑话,我想从中也反映了洋文在办公室中大有呈泛滥之势,也体现了某些人对这种现象的态度。

    Julie: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止于白领人士这一阶层,在一些十几岁的学生中间也很普遍,比如起一个或英或日的洋名,冷不丁冒出一两句"thank you""****"之类的。有一个非常有趣贴切的比喻说是说散装英语就好比是中午吃了点肉,回家后还要向人露露牙缝表示自己吃过肉(众人大笑)。我认为会在办公室里说“散装英语”的人无非为三种类型:1)好表现型:既然会说英语,当然要找机会表现一下;2)勤学苦练型: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抓住每一个机会练习英语;3)随波逐流型:到了公司上班后周围的人都在那里叽里呱啦说洋文,久而久之也就被同化了,或者是抱着急于想融入他们中间的心态也赶紧“邯郸学步”起来。我自己可能就属于这第三种类型。

    逸天:你觉得就靠平时的那点三明治英语就能练好英语?我真的不敢苟同。日常口语中那夹杂的几个英语单词据我估计,高中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又何来锻炼之由。而且在周围这些“崇尚”外语的同事的熏陶下,居然对他们平时所用的外语(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已听会了十之八、九,可见那番提高外语水平、扩大词汇量的说法在事实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在日常的会话中掺上一些外语单词,作为一种时尚它本身无可厚非,但要把它强加上对“XX有益”的封号,我却实在是有些不敢苟同之意。现代的年青人活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使生活更多的充满一份感性的色彩本无可厚非,但须认清的是它只不过是一种时尚而已。如果真想提高外语成绩,则依然是那句老古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插嘴:逸言兄从一个学生的立场分析了他的观点,不过我到有一个问题要问Julie:英语里有一个词"aggressive",是一个褒义词,但中文译过来是“侵略性的,好攻击的”,是一个贬义词,所以"aggressive"很难用中文表达清楚,如果有一个人说“我希望你更aggressive一些”,你认为她这样说是属于那种类型呢?(微笑地看着Julie,等待她的答复)

    Anna:我也认为不能将“散装英语”这种现象简单地划分为三种类型,首先对于好表现的人,不单单是英语,只要是他们会的东西,都会借机会表现,这种人多说也无益,不应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而十几岁的学生族中的这种现象则大多是一种追星的“并发症”,完全是出于一种崇拜、模仿的心理,和办公室里的“散装英语”是属于两个层次。除此之外两种类型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像刚才所说的"aggressive",却较之普遍的多。我们可以将其暂时命名为“aggressive类型”。这种类型是上海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是中国在敞开门户、进行东西文化交流后所带来的特别是当西文无法在中文中进行适当诠释的时候所形成的“混合语言”。而这种混合语言在今天更是构成了白领文化的主力军,它漫漫地渗透进入他们的思想,让说这种语言的人有一种归属感,听的人有一种认同感,他们会觉得彼此是属于同一个群体,有共同的语言。

    插嘴:对于某些词确实很难在中英文之间进行互译,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英语或是中文单词根本就是不可译,因为他们的原文都是如此的完美,无法用别的语言来准确表达,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另外与汉语不同,英语有它自身特别的地方。汉语是意合结构,而英语是形合结构。这种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有时候英语的某些词语确实能比汉语更方便地表达意思,那当然是在你学过英语的基础上。

    David: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用的都是英文名字,这其实就是“散装英语”的典型表现。比如像我的名字,如果你现在站在南京路的天桥上向下叫"David",肯定会有很多人回头。(众人大笑)在如今的外企或合资企业洋名大有取代本名而成为一个人标示符的趋势,而更让人搞不懂的是有的同事之间或上下属之间互相只知道对方的洋名而不知道本名。我上次就碰到过这样的尴尬事。我的一个同学打电话到公司去找我,问“吴立在吗”,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没这个人,他原以为是打错了地方,但事实是那个人根本不知道我叫吴立,只知道我叫David。

    Anna: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奇怪的是洋名好象只在公司或客户间用,回到家里,回到朋友们中间,你还是会用自己的本名,这真是一种奇妙的角色切换。

    插嘴:其实这应该和洋名的来历密切相关,即你的这个名字是自己给起的还是别人硬给扣上的。若是前者,那这个名字必然经过你的千挑万选,也得到朋友的认同;相反,若是别人给你的,比如到了公司上班,老板是外国人,觉得中文名字拗口而给每个人分配一个名字。在使用了几时年的中文本名后突然冒出来个英文名字,而且每天还要被人叫这个名字,肯定会不习惯。此外,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也大大推动了洋名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使用频率。

    Christina(北京人):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现象在上海或是南方沿海城市更普遍一些,在北京却少得多,如果你在和北京人交往的时候夹杂洋文甚至会遭到他们的鄙夷,特别是知道你是来自内地以后,因为对香港人他们会宽容一些。我想这可能和北京城那种高度中国化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关系,而上海人却一向是以“海派文化”著称,比较容易接受外来事物。不过,在另一方面,上海却表现的不怎么“海派”,比如说我出来乍到上海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上海话,但别人却照样兴高采烈地自顾自说着,让人有一种强烈的被排斥在外的感觉。所以我感到非常的奇怪,上海人一方面能够欣然接受来自太平洋对岸的语言,另一面却有置自己同胞的语言障碍不顾,一个接纳,一个排斥,却可以如此矛盾而微妙体现在上海人的身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上海的地理位置有关:向大海张开怀抱的同时,却将冷冰冰的后背留给了内地。

    插嘴:原来你是来为外地同胞鸣不平来着。客观地讲,这种现象在上海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在像白领这样的阶层中。不过与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性相比,这种改善显然要被动的多。这也给青年一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别忘了中国文化本身就蕴涵着无穷奥秘值得去探索。

    David: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散装英语是一种回归现象,早在1841年上海开埠时起这座城市就被迫与外界进行交流,当时英语主要在两个群落中出现:一是洋买办,也就是我们说的"clerk",他们能说一口标准的流利英语;一是市井小名中流传的"洋泾帮英语",例如沿用至今的水门汀、赛璐璐等等。这种回归现象就好比是服装界普遍的那种怀旧风一般,因为今天的上海和那个年代的上海的在地位和开放程度上都不相上下。而从发展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在办公室中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因为白领总是站在潮流的最前沿,有着对社会发展趋向高度敏感的神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也最多,所以散装英语会最先出现在办公室中,这不足为奇。

    Julie: 散装英语现象不能用回归简单的概括,因为从以前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会伫足围观或多看两眼到现在与他们共事、交流,还有今天关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的讨论会,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发展和进步又岂是用回归两字就能简单概括的呢?此外,那时的市井洋泾浜英语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的满足的照搬照抄,它们能够沿用至今是出于人们使用上的一种习惯,也构成了上海话外来语的重要一部分。而今天的办公室“散装英语”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选择性要比前者强的多。

    插嘴:我想进行到这里,大家的观点都已经挺一致的了,不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我们的态度是肯定的——接受,而不是扣上一顶崇洋媚外、假洋鬼子的帽子。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而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最简洁最能达到沟通目的的方式,此外不必去过分在意它的具体形态。如果说说者觉得“散装英语”能够清楚表达他的意思,而听者又觉得“散装英语”传递了必要的信息,那我们又何乐而不接纳之呢?

    “白领话题”现在正和FM103.7每周日上午十点的“白领驿站”节目合作。提前公布后几期的话题,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函、来电或者点击上网参与讨论。

    即将讨论话题:
    1、都市蔓延“同事文化”
    2、白领没有“金饭碗”
    3、怀旧男女
    4、你在上海好吗?

    来稿请寄:上海市南京东路800号新一百大厦14楼 编辑部 收。
    邮政编码:200001 或e-mail to : julia.liu@51job.com 投稿的读者还可有机会参加“白领驿站”节目的直播。(完)


本文标题:办公室里的“散装英语”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办公室英语”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