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英语学习 > 英语阅读 > 英语故事 > >

《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央视网消息:由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国新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支持项目,央视纪录国际传媒以国际合拍、合作的方式与BBC世界新闻频道、英国野马制作公司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中英文版本,共六集,每集25分钟,主题分别为:家族与祖先、汉字的力量、国际化中国、中国制造、科技的艺术及饮食的艺术。不久前在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以周播一集的频次面向全球播出,受到了外国网友和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1月10日起,中文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立刻在国内引发热议。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该片展现中国文化瑰宝的风采,塑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正面健康、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通过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让海内外观众对中国有了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

《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一、展现中华文明瑰宝魅力,中英团队联手制作,顶级文物鲜活“出海”

  “惊奇于她的美和数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国!”英国著名节目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在节目一开始的这句感叹,随着电波传在北京时间2019年10月5日纪录片《中国的宝藏》英文版在BBC世界新闻频道面向全球首播,为BBC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亿户家庭呈现中国顶级文物的故事,中华文明瑰宝就此靓丽“出海”。此后这部纪录片还在BBC重播了三轮,令英语世界的观众饱享盛宴。随着中文版1月10日在国内播出,中国观众惊艳欣赏到中华文明瑰宝之美。《中国的宝藏》,以国际合拍、合作的方式,用国际化的视角讲述中国顶级文物的故事。中英团队历时1年拍摄,行程7000多公里,走遍8座中国城市,拍摄了故宫博物院等8家博物馆、良渚遗址等5个世界文化遗产,涉及大克鼎、兵马俑等20多件顶级稀世珍宝文物。详细介绍了多个镇馆之宝的精美,如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它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刻有290字精美铭文,是西周孝王时期的膳夫克为了追述其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的功绩、以及感谢周王对自己的重用和赏赐而制的重型礼器。该片使深藏不露的中国稀世珍宝得以集中展示,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向往。

  节目邀请英国知名节目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走进中国博物馆,为观众讲解精美文物,探索古代中国文明的瑰宝。节目中,他以外国人易于接受的视角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寻找这个伟大文明的现代传承,为国际观众呈现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他带领观众踏上博物馆寻宝之旅,在这趟充满惊奇的旅途中,他感受中国的历史悠久和幅员辽阔,遇到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倾听他们的故事。

  近年来,如何寻找不同于以往的切入角度,用更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让中国文物“出海”,是纪录片行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中国的宝藏》的成功突围,就在于它找到了这个全新出口,纪录片很好地将文博领域的丰富文物和学术资源转化为国际传播领域的精品内容,它的讲述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中国文物在海内外观众面前鲜活起来。

《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二、以全新视觉体验讲好中国国宝故事引发人类情感共鸣

  该片最大限度地拉近纪录片承载的内容和受众的关系。《中国的宝藏》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野,每集都从馆藏文物珍品切入,探索中华文明的特征,把古代历史如何对应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关联,以及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和塑造,进行贯通古今的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风貌。在文物的选择和主题确定上,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时间跨度,选择那些既展现了文明起源、又比较接地气的文物。另一个原则就是,主题必须能够引起人类情感共鸣。比如你如何吃饭、你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你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你如何说话写字等等等等。因为这些主题才是不论哪个国家的受众都会关心的话题。如第一集《家族与祖先》从每年春节会有5亿城市人返乡过年开始讲述,依次提到中国人的祭祖活动,上海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大克鼎,湖南廖家宗祠过清明的仪式以及延续44代、800年的廖家族谱第一次载入女性等内容,展现中国式的家庭价值观经历千年传承至今,在新世纪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四集《中国制造》中,主持人从自己小时候使用过一个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碗,回溯几千年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苏绣丝绸作坊有怎样的精细工艺,讲述中国古代传统制造业如何将质量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为了引发外国观众的兴趣,还提到中国出口到伊朗的特大青花瓷盘是特供中东客户的,甚至还有葡萄牙国王的订制瓷。在叙述顺序上,主持人始终遵循文化发展的轨迹进行讲解和介绍,使外国观众容易接受。对外国观众而言,中国的“吃”往往是最先、最能打动人心的。在第六集《饮食的艺术》中,主持人首先来到北京郊区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的吞吐量让人难以置信:每天1500只羊,300头猪,18000吨蔬菜。原来我们需要消耗这么多食物!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生产出这么多食物,养活庞大的人口的呢?与整修水坝有关的《大禹治水图》玉山,良渚新石器时代的遗迹——碳化的稻米,古代贵族的精致餐饮,如今的大家庭餐馆聚会场景一一展现在荧屏上。如此通过文物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历史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这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和审美情趣方面最生动的展现。而美食,它背后强大的认同感,又顺应了海内外观众的审美习惯,跨越历史刻度描绘出了文明传承的力量。

《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三、平等对话,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展示一个全面、真实、有温度的中国,彰显文化自信

  纪录片一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宝藏》的推出既彰显了文化自信,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中英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部纪录片体现出两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向往、对增进了解的共同需求、对交流互鉴的共同追求。而向世界打开中国的宝藏,传递真实的中国,那就意味着这部纪录片并不夸大中华文明来独树一帜,它的基本精神在于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对文明的观照需要更多的他者视角,才能通过回望各自的历史和现在,来分享发展经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中国的宝藏》展现的每一件国宝都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这背后都镌刻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彰显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它告诉全球观众,传统与现代如今正在中国兼容并蓄、融合发展。中国现在的强大,是因为她没有忘记历史传统。而当下的中国,开放包容,年轻人也依然在更好地汲取着历史传统的力量。英国野马制作公司创意总监夏洛特 · 琼斯特意提到,当代的中国文博工作者是怎样来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他们在进行怎样的修复和研究工作,他们有什么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她以及她的团队、她的受众好奇的地方。而通过拍摄她看到了很多文物背后的修复故事,在修壁画的时候,进去要消毒,还要戴口罩才能进入。展示这些工作者的专业状态,展示他们对于文物的郑重,恰恰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志趣所在,也是观众的品味所在,因为这表达出的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明的尊重。该片展示了一个全面、真实、有温度的中国,这个中国是英方团队和他们的受众在电视上不经常看到的中国。把中国的珍贵文物呈现给世界,就是打开了一扇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它的意义不止在于向全球观众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还在于它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国,这是一个世界亟需了解的、真实的、变化中的美丽中国。

《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四、精良的制作,国际表达,引发海内外赞扬和热议


本文标题:《中国的宝藏》讲好中国顶级瑰宝故事,成功传播海外引热赞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