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哲学 > 西方哲学 > >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三)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三)

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三)

张世英

选自《哲学导论》

3.普遍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西方哲学史是对一与多,包括普遍与个别、统一性与多样性、不变与变的关系的认识的发展史。

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究竟是水还是气或者是火等等的讨论,实际上都是要在个别的、多样性的、变动不居的东西中寻找普遍的、统一性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说”所说的感性事物就是指个别的、多样性的、变动不居的东西,理念就是指这些东西的型式,即普遍的、统一的、不变的东西,他认为后者在前者之外,先于前者而存在,他是重普遍轻个别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批评了柏拉图的“理念说”,他比较重视个别,而且他的基本倾向是认为理念不在感性事物之外,而就在感性事物之中,普遍不在个别之外,而就在个别之中,但他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陷入混乱和困境。

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讨论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Porphyry,234—305?)曾从本体论的角度把古希腊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讨论总结概括成为三个问题。波爱修(Boethius,480—525)是第一个正面回答波菲利的问题的中世纪哲学家。中世纪哲学的主要争论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从一方面看也可以说就是重普遍与重个别之争,不过中世纪哲学是既从本体论的角度也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这两派各有片面性,他们从不同方面把普遍与个别做了形而上学的割裂。

(1)波菲利的三个问题是:l.种和属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单纯观念性的东西?2.如果它们真实存在,那么,它们是有形的东西还是无形的和单独的?3.它们是存在于感性的东西之中还是存在于感性的东西之外?

近代哲学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了一多关系问题,总的趋势是要求把二者结合起来。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包含有一多关系问题的讨论。经验论者重多:洛克以个别为实在,巴克莱和休谟是极端重视个别,否认普遍的哲学家;唯理论者重一,其中斯宾诺莎尤其突出,他只崇尚惟一的实体,把多样性的事物看成是惟一实体的变形,根本否认了多样性、个别性,他把实体看成铁板一块的东西,他的哲学发展到以普遍性吞灭个别性、统一性吞灭多样性的地步,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是少见的,黑格尔把斯宾诺莎的哲学称为不符合西方哲学一般特征的“无世界论”,不是没有道理的。康德看到唯理论与经验论各有片面性,企图结合普遍与个别而构成科学知识,但他并没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理念是理性所追求的无限统一体,但他割裂了无限和有限,使最高统一体脱离了有限的多样性事物。只有黑格尔才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系统地阐发了一与多的辩证关系,他不但达到了多样性的统一,并进而达到了对立面的统一,他的“具体普遍”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是他的辩证法的核心,这使西方哲学史在一多关系问题方面,也在整个辩证法的发展方面,达到了近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大多反对黑格尔把统一看成最高原则的观点,而强调多样性和个体性。

展开全文

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1.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史开始产生于古希腊奴隶社会。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从神话传说中,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研究。最早的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泰戈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但他们毕竟处于哲学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他们的思想不能不打上宗教神话的烙印,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不分主体与客体,因此,他们有些人主张“物活论“。“物活论”以为万物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如泰利士认为一切都充满神灵,阿拉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有生气的原则。“物活论”是17世纪的剑桥柏拉图主义者Ralph Cudworth所造的一个词。

米利都学派的泰利士(Thales,624?—547B.C.)以物质性的“水”、阿拉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547? B.C.)以“无定形”、阿拉克西美尼(Anaximenes,588—524B.C.)以“气”为本原,乃是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毕泰戈拉学派的创始人毕泰戈(拉Pythagoras,584?—493?B.C.)以“数”为本原,是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他们的思想中都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当然,他们都没有深究这个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从两个正好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他以“火”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因为在他看来“火”具有最鲜明的运动变化的性质;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使他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相反,爱利亚学派(Eleaties)的创始人巴门尼德( Parmenides,515?一?B.C.)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存在的东西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因为那将意味着它产生于无或变成无,而无在本性是不存在的。世界上只有“存在(”有),没有“不存在(”无),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不过是幻象,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变不过是幻象。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对这两者要做出新的解释。这就是后期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495—433B.C.)、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500—428 B. C.)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460—370B.C.)等哲学家的任务。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那样,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土、气、水、火),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seeds),德谟克利特的“原子”那样,变不过是这许多不变者相互组合上的不同。后期自然哲学家既然认为万物之基础不变,可是他们又不否认变,这就必然产生变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间有的人倾向于把原动力看成是来自不变者之外,如阿那克萨戈拉认为这种原动力是“奴斯”(nous)。这种思想是一种模糊的二元论,使早期自然哲学家的“物活论”思想开始遭到破坏,在一定意义下,有分离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因素。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三)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