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合同范文 > 技术合同 > >

到2025年 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1800亿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到2025年 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1800亿元

  人民网成都1月13日电 (任重)据成都市政府网消息,为建设和完善成都市技术转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我市产业功能区集聚转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川府函〔2018〕211号)精神,结合成都市实际,印发了《成都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1800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保持前列;技术市场充分发育,技术转移服务业蓬勃发展,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建成科技成果向产业功能区集聚转化的技术转移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枢纽型技术交易中心。

  《方案》发布四大重点任务——

  (一)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成果源头供给质量。

  1。 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先进核能、空天技术、网络安全、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优势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蓉布局建设。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争取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落地成都,加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创新研究院。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来蓉转化科技成果。

  2。 加强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建设。鼓励在蓉高校院所联合所在区(市)县政府,利用校、院内及周边土地、楼宇等资源共建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运营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及人才培养。加强环川大知识城、电子科大“一校一带”、西南交大智慧城建设,加快环西南石油大学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区、环川农大知识经济圈、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开展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环西南财经大学知识经济圈建设。

  3。 促进高校院所输出科技成果。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工作机构,设置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鼓励高校院所聚焦产业功能区急需领域,开展“订制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探索产业功能区首席专家、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人员通过到企业挂职、兼职兼薪或在职创办企业以及离岗创业等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推广四川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与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认定权重按照1:1同等计算的科研评价改革经验。

  4。 发挥创新创业载体孵化作用。引导企业、投资机构及产业功能区等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专业楼宇、小微企业创新基地等“双创”载体,孵化高质量项目,为产业功能区赋能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 积极引进海外技术成果。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的创新合作,以中德、中法、中韩、新川、中意等国别园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载体之间深度协作,进一步集聚全球科技资源。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蓉转化落地,支持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利用创交会、西博会等大型展会引入全球知名技术交易机构,开展技术成果交易。

  (二)增强企业转化动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1。 鼓励企业吸纳科技成果。发挥企业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的关键作用,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开展研发准备金奖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实施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制度,完善“一企一策”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二次创新”。

  2。 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建立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培育库,支持“成都创造”领军企业发展,培育创新型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大力培育技术驱动型独角兽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发展,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携带项目来蓉创业,促进中小微企业融入产业创新网络。

  3。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发布成都市“城市机会清单”“科技成果供给清单”,为在蓉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应用示范,促进技术装备产业规模化、集群化。

  4。 开展“校企双进”活动。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系列活动,围绕产业功能区发展需求,组织产业功能区及重点企业,走进高校实验室,促进科技成果对接转化;组织国内外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专家走进产业功能区,实现技术转移转化的精准对接。

  (三)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拓宽技术转移通道。

  1。 加快建设多元化技术转移平台。依托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交子金融科技中心等,积极打造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核心聚集区和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建设天府技术交易市场。鼓励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促进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联动融合。

  2。 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产业功能区、科技园区等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通过技术转移辐射带动行业集成创新。支持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建设技术转移机构。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突出“发现、筛选、撮合、投入”功能,以成都科技服务集团为主要支撑,聚集科技服务要素、引导社会资源资本,培育和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打造覆盖全链条的高效服务体系。

  3。 打造“互联网+”技术交易市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互联网+技术交易服务”模式,提升成都“科创通”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和转化服务能力,增强精准服务、数据互联互通等功能,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拓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技术市场交易新内涵,推动科技与文创、金融、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标题:到2025年 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不低于1800亿元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