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报告总结 > 工作报告 > >

《中国金融》|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基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6期

《中国金融》|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基调

2021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看,报告延续了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的主要精神,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直面困难又坚定信心,政策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稳增长和稳就业仍是硬要求,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制度改革、碳中和、乡村振兴等任务是重中之重。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

第一,稳就业和稳增长仍是硬要求,政策总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

政策总目标新增“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凸显“稳”的重要性。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历次会议一样,报告继续强调“六稳”“六保”、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目标,新增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体来看,强调“2021年是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即“十四五”开局之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建党100周年(“要以优异成绩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宣布、评估与总结之年等。

稳就业和稳增长仍是硬要求,GDP目标既有底线又有余地。稳就业被放在第一大任务中,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和城镇调查失业率5.5%”的目标,与2019年的目标一样。报告仍强调“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要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设定GDP目标“6%以上”,既“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又代表有底线;“以上”意味着也考虑了低基数和较大的弹性空间。此前各省市总体目标平均大致为7%以上,1省为9%以上、2省为10%以上。笔者认为,在中性假设之下,2021年GDP增速将逐季回落,全年有望9%以上、名义增速11%以上。

政策总基调延续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新增“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样,报告继续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但新增“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换言之,今年政策收紧和退出仍是必选项,但力度会比较温和,而且会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

《中国金融》|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基调

第二,防风险、稳杠杆是主方向,关注地方债务化解。

今年仍是“监管大年”,但有所弱化。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样,报告继续强调“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再结合监管当局过去几个月持续强调房地产风险、银行化解不良债务等,预示今年仍是“监管大年”,防风险、稳杠杆是大方向,只不过总体看措辞比较温和。

稳杠杆是今年的必选项。本次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冲击了全球经济增长,各国都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这也不可避免地推高了杠杆率,我国也不例外。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杠杆率增幅为27.7个百分点,由2019年末的245.4%上升到270.1%。从宏观杠杆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2020年前三个季度总体债务增速逐渐抬升,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债务同比增速分别为10.6%、11.1%、12.4%和13.1%。2020年10月以来,我国多次重要会议均相继表态,后续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是今年监管的一大重点。报告指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大部分省市也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作为重点工作。在2017年7月召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就成为了硬要求,据公开披露的部分数据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十分庞大。受经贸摩擦和本次疫情的影响,近两年来的化解进度比较缓慢。后续随着疫情缓解和我国经济企稳,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再度成为重要任务。

房地产调控仍突出“房住不炒”。报告延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预示稳房价仍是硬要求。

第三,重点任务有调整,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制度改革是关键词。

今年工作重点有所调整,继续强调科技创新、产业链提升、扩大内需。对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的八大任务,“科技创新、产业链提升、扩大内需、改革开放”四项任务仍是以“标题性质”列示,预示今年的工作重心还是围绕科技、扩内需、促消费等展开。今年各省市两会的突出特点也是如此,几乎都把科技创新摆在“C位”,并普遍增加了促消费的部署。其他四项任务中,“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放在第五项“乡村振兴”;“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放在第二项“制度改革”;“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放在最后一项“保民生”;“碳达峰、碳中和”放在第七项“生态环保”,且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做好”改为“扎实做好”,意味着碳中和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

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升。一方面,报告把“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列为第二大任务,并提出“设置6%以上的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示今年改革有望提速,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可重点关注国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收入分配机制)、土地制度改革等领域的进展;另一方面,报告指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再结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提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预示今年和未来较长时期内,乡村振兴都是重中之重。

第四,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更注重结构性支持。

财政赤字和专项债规模仍较高,减税降费有新招。调低预算赤字率至3.2%左右(2020年3.6%以上,2019年2.8%),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2020年3.75万亿元,2019年2.15万亿元)。预计今年实际赤字可能为7.3万亿元左右(2020年计划8.5万亿元,年底实际6.3万亿元;2019年4.85万亿元),对应的实际赤字率可能达6%以上(2020年计划赤字率8%以上,年底实际6.2%;2019年4.9%)。此外,今年将继续减税降费,并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包括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等。


本文标题:《中国金融》|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基调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