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证券金融 > 银行管理 > >

奇葩彩礼贷折射中小银行消费贷乱象:为抢市场忽视管控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丰凤鸣 报道 

  刚刚过去的315期间,重庆富民银行一项消费金融分期产品因遭众多消费者投诉而被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值得注意的是,据披露,富民银行这款油卡分期产品逾期率高达97%。这一惊人的逾期数据引发行业关注。 

  据悉,上述项目就是此前记者多次报道过的“享车APP”失联事件。近年来类似因消费场景金融业务扩张“翻车”的银行不在少数,且中小银行身影频现。除富民银行外,还有踩雷蛋壳公寓“租金贷”事件的微众银行,最后两家机构给出的解决方案均是与用户签订协议后,由银行“兜底”结清贷款本息。 

  对此,行业人士表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负债端承压的困境正“倒逼”中小银行越来越倚重高收益的消费贷业务,而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近期遭到舆论炮轰的彩礼贷、墓地贷等五花八门的银行产品,也都是消费贷换上了新马甲。”不少银行业人士向记者直言,银行为推广消费信贷产品不惜剑走偏锋,但业务扩张下沉中风险把控的脚步注意也要及时跟上。 

  消费贷无序扩张风险显现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号公布的2020年重庆消费维权热点,让富民银行踩雷“享车App”事件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通报显示,富民银行通过网络平台推荐消费者在购油卡时采用分期金融服务。项目推出后,由于资金被挪用,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正常加油服务,导致众多金融消费者投诉。 

  记者了解到,这一产品因通过网络平台全国推广,权益受侵害的消费者遍布全国,异地维权“难”等问题显著。例如,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2020年11月底发布的消费投诉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1378宗有关卡充值服务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15.49%,其中有关“享车App”投诉超过1300宗,消费者主要反映在“享车App”购买油卡充值服务“被”贷款。 

  通报还指出,重庆市消委会多次约谈重庆富民银行,督促其妥善解决消费者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资料显示,“享车”APP事件发生数月后,2020年12月25日,富民银行关于享车平台事件的处置方案出炉。具体来看,针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该行有加油分期贷款余额的客户,银行将于2021年1月25日起开放债权登记。相关客户申请债权登记并签订协议后,可用对优速公司享有的用油权益抵偿该行贷款。用户与该行签订电子协议后,富民银行将结清客户该笔贷款本息。

  

双击查看原图

  行业人士表示,上述风险化解方案,实质是将客户债权或剩余权益转让银行,简化了原先产品设计中复杂的多方关系。“通过债权转让,债务双方变更为运营商与银行,这既有利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用户,也是在降低后期的债权回收难度。”一位行业人士评价到。不过,上述操作也意味着,合作方若最终无法将剩余贷款归还给银行,此次合作将形成坏账或最终将由银行方面收场。据调查,该项目逾期率高达97%。该项目后期贷款回收情况如何还需时间验证。 

  近年银行因消费场景金融业务扩张“翻车”的案例不少。和富民银行相类似的,还有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微众银行踩雷蛋壳公寓“租金贷”事件。近期“彩礼贷”等银行奇葩贷款产品引发的舆论,也是中小银行消费贷无序扩张的表现之一。 

  据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号3月19日发布的文章披露,经由市金融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发现,“彩礼贷”系九江银行零售银行管理总部的工作人员在“零花钱”消费贷款基础上,针对新婚客户群体进行的文案设计。2021年3月16日8时30分左右,未经该行相关程序审批,此工作人员将尚处于设计阶段的文案发至微信朋友圈。随后,该部门其他员工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发,后于当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将文案全部撤回。 

  监管部门认为,经核实,虽然九江银行业务系统没有“彩礼贷”相关产品信息,亦无相关授信余额,但未经产品合规审查等程序,即由内部员工私自发出,暴露出九江银行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联合调查组的责令下,同日,九江银行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就此事产生的不良影响致歉。表示将持续严查整改,强化合规意识,不断完善内控管理,规范金融营销行为。

  

双击查看原图

  对此,行业人士表示,上述几家银行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各机构应尽快采取自查行动。已经推出类似消费金融产品的,尽快进行风险排查,一旦发现相关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打算开展场景消费金融业务的,审慎把控风险敞口,做好信贷及声誉风险防范。 

  中小银行为何青睐消费贷业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消费信贷业务可以说是银行增长势头最迅猛的业务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较2015年末的4.1万亿元增长超1.4倍。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认为,预计2021年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将同比增长约15%,个人消费性贷款(包括购房贷款)同比增长近20%。 

  消费分期贷款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的香饽饽,原因何在?行业人士表示,这从银行当前的资金端、资产端情况可以解释一二。 

  首先,资金可得性问题与存款成本和负债整体成本走高,让银行自发性地倚重消费贷这类高收益的资产。1月15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银行借助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拉存款”被监管正式叫停。这让地方法人中小银行负债端承压。“由于开展区域性经营,这些银行物理网点相对有限,线上自营平台建设能力不足,客户资源不够,且资本补充渠道不如大中型银行,对存款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受影响很大。”短期看,部分中小银行资金筹集难度或加大,需要对负债端精细化管理。“相同的资金成本,银行当然更倾向于发放利率水平更高的消费贷产品。” 


本文标题:奇葩彩礼贷折射中小银行消费贷乱象:为抢市场忽视管控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银行管理”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