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作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2012年中考 > >

俄罗斯龙报专访圣彼得堡独立孔子课堂外方院长韩丹星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俄罗斯龙报记者商永圣彼得堡报道】她创办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所中国人办的汉语学校;她创编的一系列汉语教学大纲与计划被俄罗斯当地教育部门采用;她让汉语走进俄罗斯中学课堂,让更多的俄罗斯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她就是“圣彼得堡独立孔子课堂外方院长韩丹星。

从韩丹星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她对汉语教学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她对祖(籍)国的热爱,以及将汉语推广到俄罗斯的热情。年近七旬的韩丹星于2019年底退休,但其为汉语在俄罗斯的推广还将延续。“这个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她饱含泪水地说。

身世孕生梦想 耕耘换来收获

采访中,韩丹星回忆起当年来到俄罗斯圣彼得堡执着的求学梦想。“我的外祖父是中国河北东光县人,外祖母是圣彼得堡人。外祖父带着自己的美好梦想于1904年来到俄罗斯。从我外公踏上俄罗斯国土那天起,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家的几代人、几个家庭的命运就随着历史的车轮,沿着一条十分波动的轨迹旋转至今。”

她回忆:“中苏恢复正常关系后,作为第一个来圣彼得堡市‘探亲’的中国人(当时韩丹星还是东北师大环境地理系的讲师)来到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是为实现获列宁格勒大学‘环境地理学博士’梦的。”

1986年,刚到圣彼得堡的韩丹星勤工俭学,用自己所学的环境地理学知识,在当地一家水质研究所获得一份工作。然而好景不长。1990年,苏联面临解体,俄罗斯的科研机构、大学都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工作可做,韩丹星就去经商、做翻译。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一所中学的校长,从此开始了她在俄罗斯的教学生涯。

韩丹星回忆道:“当时校方让我教授一些文化课,但由于我没有接触过文化课,也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正在她发愁之时,该校校长给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让她从自己喜爱的环境地理学角度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常识。经过尝试,韩丹星的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校方的认可。这些在中学的教学经历,也为其后来在俄的华教事业积累了很多丰富经验。

工作上的刻苦努力,也让韩丹星获得了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1991年,她来到Лицей купчина学校工作。在校工作期间,她了解到中国留学生想要进入大学里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是入学手续不好办;其次是很多大学都不接收中国留学生。为了将中国留学生引进来,在校方大力支持下,其创编的《Учеб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неполного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ля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учашихся》(外国人非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得到了苏联教育部的批准,被该校聘任为外事副校长。此前苏联没有过持外国护照被聘任教育单位领导的先例。

1994年开始,韩丹星又迎来其事业发展的好时期。当年,韩丹星帮助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招收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并在该校开设了第一外语的汉语教学。1995年至2005年10月,韩丹星任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外事副校长助理期间,与多所中国名牌大学建立了教学与科研的合作关系,组织召开了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和第二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受到双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此间,其还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任教,教授俄罗斯学生汉语言文学。

工作已小有成就,但此时的韩丹星并没有忘记她获得“博士学位”的梦想。结合这些年的工作与教学经历,她此时的梦想稍微有一些改变--已将获得‘环境地理学博士’的梦想,改为获得语言学文学博士学位。因为只有拿到这个博士学位,才能实现她的另一个远大梦想,开办中文学校、在俄推广汉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她获得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文学博士学位。韩丹星道出艰辛:“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已很不年轻了,记忆力不好。边学习边工作压力较大;再加上跨专业攻读,校方还要求我补修本科的十几门课程。所以读博的过程还是比较艰辛的。”

不过,韩丹星还是很感谢学校的这些“小刁难”。她感慨道:“本科专业的通过,让我的基本功更扎实。通过学习,我也获得了更多的语言学知识,让我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运用自如。”

她说:“我从年轻时所经历的一切,到最后都化为经验,给予我回报。比如,我在中国农村生活过很多年,让我了解了最传统、最地道的中国文化;很多土语、很多习俗,在我的教学中都作为文化去展示,让更多的俄罗斯人喜爱,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再比如,外事副校长的工作、大学东方系的任教工作,都为我之后的办学提供了丰富的人脉和社会经验。”

办校之路维艰 跨坎坷终成功

完成学业的韩丹星向人生新的目标迈进--创办中文学校的拼搏之路。

她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她就有了办中文学校的想法。但当时都在一步步的计划中。”

当时在圣彼得堡的大中小学,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众多外语都很普及,但是唯独没有汉语作为非语言专业的教学。再加上当时的中俄关系友好、对懂汉语的人才市场需求较大,韩丹星认为有必要开办一所汉语学校。

她说: “由于我家的历史和家庭组成的缘故,使我们整个家族都永远存在着‘中俄情缘’。我妈妈是中国知名的普希金研究专家。我跟中国人介绍俄罗斯的习俗,我可以谈很多。同样,我也要给俄罗斯人宣传中国文化。我觉得我不仅适合而且我应该来做。我放弃了一切,我不再做外事副校长。最初开办这所学校的很长一个阶段,我要赚钱养这个学校。为什么?我就是要把它当做一种使命来完成。”

在多方的帮助下,韩丹星得到在俄华商徐超的大力支持,获得办校的前期启动资金,并从中国国侨办得到第一批教材书、第一位老师。2001年,“圣彼得堡孔子学校”在市中心的里果夫大街诞生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所中国人办的学校。

学校开课了。然而,梦想与现实还有很远的距离。当地从未有过汉语学校、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计划等,而教育管理制度又十分严格。韩丹星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办学、经营经验却是零。加之又要承担赋税、房租等等,很快陷入了困境。

该何去何从?她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援引战国《尚书·周官》中的这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伴随我走到了今天。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为了成功办学,韩丹星还报班学习了市场营销学,学习如何经营。但资金缺乏的问题依旧是摆在她面前的最大难题。为了补给学校的运营资金,韩丹星在圣彼得堡开办了第一家中医诊所,并办下了俄罗斯第一个中医许可证。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多种商业活动,将所赚的钱作为学校的运营资金。

在回忆办学过程,韩丹星表示,“每一步都很难,但最难的就是思想意识上的不认可,制度上的不认可。”


本文标题:俄罗斯龙报专访圣彼得堡独立孔子课堂外方院长韩丹星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