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 > >

告别偏见,用社会学的框架看金钱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告别偏见,用社会学的框架看金钱

金钱不只是金钱,它对日常生活具有塑造性力量。 视觉中国供图

告别偏见,用社会学的框架看金钱

《金钱的社会意义》[美]维维安娜·泽利泽著 姚泽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就是钱——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也有一些人认为金钱是一种没有感情的工具,它将社会关系简化为冷漠疏离的金钱关系。


对此,曾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的著名经济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在《金钱的社会意义》一书中做出回应。她在书中说明了人们如何自创货币的形式,以及人们如何透过使市场理论家困惑的方法,设定金钱的用途,将各种金钱形式与亲友关系网路融合,并最终改变了人们花钱与存钱的过程。


这就是金钱对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塑造力量——金钱不仅是金钱,在金钱前进的每一步中,人们都在不断引入新的区分,通过持续发明特殊货币,将金钱整合到友谊、家庭关系、权力机构的互动中,并借此完成个人化的社会网络。


全职主妇“爱的付出”


究竟该如何衡量全职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家庭收入的不对等如何影响家庭财产的分配?谁有权进行家庭收入的分配和开支?这些问题都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我们的视野


读书周刊:时有社会热点新闻触发人们对全职主妇生活状况的思考。美国全职主妇在家庭内部金钱分配上处于怎样的地位?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的状况一样吗?


姚泽麟(中国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金钱的社会意义》译者):在1870年至1930年间的美国,性别对于家庭内部金钱的塑造非常明显。当时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金融机构,收入逐渐货币化。但是,女性较少进入劳动力市场赚取工资。妻子扮演的角色非常矛盾和微妙,一方面要负责生活用品的采购,维持整个家庭的运转,另一方面手里却不掌握钱。甚至有些家庭主妇去店里买东西,采用的是记账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再由丈夫结算。


泽利泽在书中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即便是在中上层家庭中,丈夫也只会不定期给一些赏钱,而“赏钱”的叫法就已经意味着丈夫跟妻子的关系不平等。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是有零用钱的,但女性没有。因此,泽利泽提到,有些女性持家精打细算,节约下来的钱应该归谁?有些女性不想当面向丈夫索要,而在丈夫睡觉时从他的裤袋里拿钱,这算不算盗窃?这些都是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工薪阶层家庭,丈夫的工资基本由女性掌握,但这也未使女性的状况有所好转。这些家庭的孩子可以承担例如送报纸、送牛奶等工作,作为家庭的额外收入,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丈夫的工资十分有限,过日子的各项开销却省不了。


通过对美国家庭案例的梳理,泽利泽发现,一般来说,家庭内部的金钱分配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报酬、馈赠和权益。这些方式的背后是家庭权力关系结构并受制于社会文化对家庭的定义。其中,馈赠有明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报酬则把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冰冷。以韩国曾提出的家务工资为例,对家务劳动的时间薪酬化的做法将个人权益处理得太过清晰,把“公领域”的标准置入“私领域”,容易动摇大众的传统家庭观念。


读书周刊:家庭内部的金钱的获取和使用,通常会给全职主妇带来道德上的压力,那么“泽利泽视角”是否有利于释放这种压力?


姚泽麟:让我们先将范围扩大一下,先看看照护领域的情况:当国内一则新闻说某位老人立遗嘱,要把价值300万元的房产送给楼下水果摊老板时,网络评论炸了。此前水果摊老板的善举突然间变得不纯洁了,似乎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其行为动机就会受到质疑,道德价值也会被重新评估。由日常照料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与经济交易相遇的情况,如何界定这样的付出变得十分关键。


在家庭内部,这样的麻烦更加明显。尽管女性照护者的各种付出和道德担当持续受到推崇,但其经济价值长期受到忽视,这导致社会政策和法律方面的诸多问题。比如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劳动无法得到经济价值方面的承认,而只是被简单冠以“爱的付出”,对这种照顾行为的经济价值的主张则会转化成道德指责,认为女性对家庭成员缺乏感情。


究竟该如何衡量全职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家庭收入的不对等如何影响家庭财产的分配?谁有权进行家庭收入的分配和开支?这些问题都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正因为“爱的付出”很难用金钱衡量,所以金钱不应该成为道德评价甚至法律评价的唯一标尺。


装在红包里的金钱


礼物不但反映社会关系,而且重新定义社会关系


“礼品券”被发明出来代替金钱,转换为有着“精美的刻印和印花”的卡片或文件,以受赠者和赠予者的名义进行个性化处理


读书周刊:当金钱被作为礼物时,人们会将其与标准化货币区分,不断进行伪装,往往伪装得越好,礼物越成功。为什么赤裸裸的金钱不能成为礼物?


姚泽麟:以生活中的场景为例,当我们去医院探望一位生病的朋友,一般不会采用手机转账或者直接给现金的方式,而是会用一个红包来装钱。在中国,红包可以作为探病的礼物,而现金显然不包含这样的社会文化意义,但没有现金的红包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友谊和恋爱关系中,区分货币的性质会对关系双方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泽利泽引用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本礼物指南中的内容,针对年轻女孩的生日礼物,朋友可以送书、花、糖果,姊妹或挚友可以送精致内衣,但只有近亲才能送珠宝首饰,而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把金钱当作礼物送出去。人们对礼物一定要精挑细选,因为礼物不但反映社会关系,而且重新定义社会关系。


泽利泽发现,人们会通过“发明”一些不能在其他社会关系中流通的货币,或限定货币的边界,从而将非个人化的金钱转变为富有情感的个性化礼物。最有趣的例证就是在雇主与雇员、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金钱转移,也可以称之为“小费”。此种金钱礼物很难成为私人化的礼物,加之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两个困难。一是使金钱礼物被视为“施舍而非小费”,二是使金钱礼物被视为“慈善”。这都会使得接收方被贬低而非被奖励。



本文标题:告别偏见,用社会学的框架看金钱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