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稿 > 党委党建 > >

《党建》杂志刊发省委书记吴政隆署名文章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原标题:《党建杂志刊发省委书记吴政隆署名文章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 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的出版发行,是“三农”领域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最权威、最经典、最系统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我们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中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先后4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每一次都饱含着对江苏“三农”工作的殷切期望。进入新时代,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要求我们“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迈进新征程,总书记又亲自赋予我们“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其中饱含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

  江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令人向往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展开工作布局,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鱼米之乡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培育优质稻麦、特色水产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农业总产值达8279亿元,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围绕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着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人才、特色乡土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23万个,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围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总结推广“马庄经验”,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数量分别达到371个、973个,乡村文明焕发出新的气象。围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过90%,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220条、1.3万公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围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组织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等行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重拳整治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尤其值得引以为豪的是,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的人口,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端稳了8500多万江苏人的饭碗,而且还是粮食净调出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新起点、迈进新征程,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就“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出全面部署,对新阶段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新的谋划,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是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三农”使命,是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三农”篇章。我们将咬定目标、矢志奋斗,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毅前行,全面推动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全省“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注入更多“三农”力量,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多江苏贡献。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以“农业强”筑牢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粮食安全这篇“大文章”,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实现“农业强”,推动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把握“耕地”这个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切实防止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积极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着力提升耕地地力。

  主攻“科技”这个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我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农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的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必须集中力量和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突出“高标准农田”这个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我们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340多亿元,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实现1000亿斤左右粮食综合产能,下决心办好这一打基础、利长远、保安全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我们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统筹抓好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油料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加强耕地、海洋、林地、动植物综合利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农村美”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鲜明标识


本文标题:《党建》杂志刊发省委书记吴政隆署名文章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