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博大的开放胸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就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
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全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为进一步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我们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在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发展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围绕发展宗旨、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格局、发展目标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是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后又进一步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发展,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宗旨。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我国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并科学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变”与“不变”的辩证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