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善民生,农民又得哪些实惠?
水电路气房、文化教育科技社保,是关系农村民生的大事,也是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推动下,9亿农民的生活持续改善。唐仁健认为,农村公共事业不断加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最突出的体现和最大的亮点。
2009年,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村民生建设也未放慢步伐;2010年,改善农村民生成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民生领域再次“亮点”频现。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仍需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让农民工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
保障是民生之安。今年的一号文件传递明确信号。2010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将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均会提高,新农保试点将稳步推进,农村低保将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网正越编越密。
安居是民生之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正在提速,全国已有超过90%的试点工程顺利开工。一号文件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也将抓紧实施,农网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有效启动农村市场,让农民得到实惠。一号文件明确,今年家电产品最高限价将大幅度提高,各省份可以在补贴范围内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国有农林场(区)职工也将享受补贴政策。选择范围扩大了,受益人群也增加了。
新的民生政策强力出台,已有的政策也将延续使命。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丁俊成沈浩接班人 挖藕工人工作照震撼心灵
北京大学生村官座谈会 湖南大学生村官座谈会
四川大学生村官座谈会 本网联合惠普为农村送出电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