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分析是基本面分析的核心,如果学会了分析的框架,就能看出很多别人看不出的东西。
2001 年,一位普通的研究员刘姝威写了一篇 600 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她通过对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资产结构等财务指标的分析,指出蓝田股份在运营中存在巨大问题。文章一经登出,轰动全国,成为终结蓝田神话的 " 最后一根稻草 ",她本人也因此当选了 2002 年 " 感动中国 " 十大人物。
所以说,财务指标分析非常重要。财务分析主要可以分为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收益质量、资本结构这几个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收益质量和资本结构这四个方面展开。
晚上 19:15,小安(李品)老师不仅教你真正有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并以苏宁等知名公司为案例,教你如何从资产,收入,利润,现金流四大维度对公司进行全方位解读。
1
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反应的是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分为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两类。
短期指标是衡量企业拿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再除以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等于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加应收票据之和再除以流动负债。
不难发现这三个指标的分母都是流动负债,不同的是,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多减了一个存货,而现金比率的分子是变现能力最强的一部分资产。这几个指标数值越大,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说完短期,再来看看长期偿债能力。
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常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和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于总负债除以总资产,权益乘数等于总资产除以净资产,已获利息倍数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除以利息费用。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这两个指标数值越小,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已获利息倍数则相反。
2
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着重考量企业运营的效率,我们主要介绍三个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周期。
存货周转率等于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于营业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这两个指标是比较高的,说明企业销售情况不错,周转顺畅。
营业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含义是企业从卖出商品到收到货款需要多少天。较短的营业周期会带来较快的周转,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企业为了扩大收入,会允许买方延长一些付款时间,就像我们网购时用花呗可以延迟一个月付款。
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标的应用,以家电行业为例。2012 年 -2019 年,家电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和总体营业周期在降低,相比 2012 年,存货周转天数降低了 14 天,营业周期降低了 10 天。
再看具体企业,2019 年初时营业周期排前三的企业是九阳集团、浙江美大和格力电器,它们的营业周期都只有四五十天,说明这些企业当时经营顺利,商品卖得快,钱也回得快。
我们把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从整体上来说,营业周期偏高的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会偏低,也就是说当企业经营不顺畅时,偿还短期债务压力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500 强财务总监带队
苏宁等10 大知名企业案例分析
4 大财务分析能力掌握
还可领取《财务报表分析 .xls》工具!
3
收益质量
企业的收益质量可以从两点来分析。
第一,判断企业的收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企业的利润主要有两个来源——经常性账户和非经常性账户。
经常性账户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主营业务获取的利润,这一部分利润是企业凭自己本事挣来的,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而非经常性账户则是指企业接受政府补贴或者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益,显然这一部分更多的是一次性的,并不会经常发生。
所以通常来说,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占比越大,说明企业收益持续性越强,收益质量越好。如果这个比重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且逐渐增大,说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鲜明,可以预期它的现有收益有较好的持续性。
依靠经营性现金流量判断公司收益会更加可靠。在实际的会计操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达到企业想让投资者看到的结果,例如通过改变折旧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企业今年的业绩不好,企业又想向投资者展示今年利润不错,就可以将折旧方法从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年限平均法,从而增高利润降低费用。但是现金流量表基本没有可以操作的空间,所以看经营性现金流量可以更好地显示出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盈利。
来自非经常性账户的收入往往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一些看似业绩还不错的企业经营情况可能并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