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经济学理论 > >

何干强:以唯物史观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1946年3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术专长:《资本论》的研究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与应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创新研究。

  本报记者 李成刚

  从自学《毛泽东选集》开始走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道路

  1946年3月24日何干强出生于湖南长沙市。少年时,何干强随父母工作调动,奔波于全国多个地方,只是小学,就分别就读于桂林市立二小、青岛山东大学员工子弟学校、无锡吴桥中心小学和五爱小学。1964年何干强从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因为1956年肺癌去世,生前任原无锡华东艺专副教务长、美术系教授的父亲有所谓的政治问题,学习成绩优秀的何干强高考未被录取。这年9月,他自愿参加了农村建设,和大批无锡知青一起,乘拖轮渡长江,到江苏省北部沿海的东台县晾港农场龙塘分场第三生产队当农业工人。何干强担任菜园组长,以老队长为师,管理近30亩菜园。

  劳动之余,何干强读了浙江大学农学家吴耕民教授的 《中国蔬菜栽培学》,并上了一年江苏函授大学(原扬州苏北农学院)农学专业,获结业证书。在农场劳动期间,正值全国兴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何干强和不少知青一样,在劳动之余抓紧学习《毛泽东选集》。对何干强来说,自学《毛泽东选集》,“读后使人的精神进入科学、高尚的新境界”,正是这种魅力,在自学了《毛泽东选集》之后,何干强对《资本论》产生了兴趣,他决定再自学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

  1966年,何干强在为生产队采购食堂物资时,在小街上的新华书店找到了王亚南、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第1卷、第2卷,虽然每月工资只有23元,但他还是花了4.65元买下这两卷著作。自此,何干强开始了《资本论》的自学和研究的漫长历程,直到成为大学教授、学术带头人,也从未中断。

  到1979年,在农场的15年经历,对何干强来说,就是两件事:一是劳动,二是自学《资本论》等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长期的体力劳动使自己懂得了广大劳动者的甘苦和思想感情。在农场的老干部,多半参加过抗日、解放战争,他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使自己深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我没有机会读大学本科,但是结合生产劳动实践,持之以恒地自学马列著作,直接阅读经典作家原创性的表述,也避免了某些教科书和二手资料的误导。”何干强说。

  1979年上半年,国家已恢复了“文革”期间中止的高考制度,看到有破格录取研究生的报道,何干强决定试一试,报考了福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的研究生。1979年10月,他以同等学力,被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为陈征、骆焉铭两位教授的研究生,主修《资本论》。

  1982年1月,何干强研究生毕业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工作,承担《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资本论》教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把研究方向定位在《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之上,开始了与教学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历程。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何干强作为教育部选派的高访学者,到原苏联莫斯科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访问、进修,接受博士生导师康德拉索夫教授的指导,主要研究马克思关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理论。20年之后,他翻译了导师论文并撰写了《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理解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读原苏联学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一文的思考》。

  何干强在南京师大历任政教系副主任、校科研处副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他研究《资本论》从未中断,为了深入理解原著,他还参加该校组织的教师业余外语进修班,学了三学期德语。

  1999年9月,何干强被正在酝酿大发展的南京经济学院(现南京财经大学)引进,继续主讲《资本论》,不再担任行政干部,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学问。

  针锋相对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质疑

  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质疑和否定,何干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在学术理论界拥有很大影响力。

  首先是批判经济学领域的“左”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两种倾向。改革开放初期,何干强发表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必须突破》,论证必须突破“商品起源于私有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即直接社会性劳动”“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商品消亡”“商品经济即无政府状态”等支撑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左”的传统观点,主张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针对经济学教育和科研领域中的“西化”倾向,何干强发表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若干观点的商榷意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强大生命力》《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老教条与新教条》等论文。强调现代西方经济学虽然在反映当代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方法的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绝不应当作为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

  其次是批判在“创新”名义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曲解。针对学界出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企业主没有剥削”“资本、先进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等流行观点,何干强发表《论唯物史观对经济学价值的基本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认识》《遵循唯物史观方法发展劳动价值论》等论文,认为面对当代实际,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摒弃诸如实用主义地解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目的、直观地理解价值创造的源泉、非历史地把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混为一谈、主观地对创造价值的劳动下定义等背离唯物史观的方法,应当沿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路,用劳动二重性的眼光来研究市场经济,透过假象把握经济关系的本质。他主张根据当代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真实新发展,通过抽象劳动计量单位的新内涵、价值形式的新变化、不创造价值的纯粹流通领域的劳动和纯粹服务劳动的新作用、价值规律在当代的新作用形式、价值关系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结合方式等多方面,研究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再次是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的 “私有化”改制。何干强发表了《评唯心史观的制度解释》《“民营化”不能成为国有中小企业私有化的幌子》《历史唯物主义与总结中国改革实践经验》《关于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十个理论是非问题》《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抓住有利时机振兴公有制经济》《揭开把改革引向私有化的面纱》等文章,阐释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主体、主导和支柱性作用,强调反对新自由主义不是反对改革,而是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本文标题:何干强:以唯物史观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